當『傳統』遇上『科技』
今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到許多種不同的訓練工具,但最頻繁的就是飛輪車(Spinning已經是商業註冊,所以不能隨意使用)或室內腳踏車,例如WattBike、Stagesfligh、Realryder,每個課程都重複遇到二至三次,每次都讓我有更加深刻的體悟,特別是當遇到科技這個幫手時,很多人都可能顯得不知所措或是深深著迷,但在充滿『音樂動感』和強調『功率/心律』中間如何找到『平衡點』呢?這幾天很幸運地能在JHT參加Matrix CXP的訓練,然後又接著RealRyder的訓練,再加上今年所參加的各項室內單車的訓練,所以有些心得可以分享給大家:
1.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腳踏車已經從原本運輸的功能變成訓練或休閒的工具了,也是每個連鎖健身房招攬會員必備的器械,但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因為大家會認為只要擺了車,放了音樂,找個老師就可以上課了。但很有趣地,這是屬於免付費課程,無法帶來最直接的效益,因為沒有人會上一對一私教課程ㄚ,但卻又不得不有這個課程,因為喜歡的人很多ㄚ。
2.客戶需要的是『結果』:每個來參與飛輪課程的人都有不同之目的,有的是喜歡享受『音樂』的氣氛,有些則是喜歡與他人『共同』上課的氛圍,抑或要達到『瘦身』或『增加』運動表現的效果,這些都是客戶想要的,所以課程設計就必須同時考慮到這些元素。有些課程因為會員喜歡音樂,所以可以連上二至三堂課,但這訓練效益真的不大,另外有些課程非常專注在訓練上,特別強調功率/心率,但卻忘了Fun這個重要的元素,因此讓人產生恐懼感。
3.燃燒『1000卡路里』神話的反思:這是許多高強度間歇訓練會『宣稱』的地方,但有時想想這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我們都知道,如果沒有“量測”的話,其實只是在“猜測”而已。在現今飛輪功能之下,轉速(Rpm)、心率和功率(Watts)是『測量』(measuring)出來的(只有好的車才是直接測量出來的,否則也只是根據圈數計算出來的),但卡路里和距離則是依據功率所『計算』(Calculating)出來的,也就是説如沒有測量依據,如何宣稱在一小時課程中可以燃燒1000大卡?或許會說是後燃效益,但這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4.『熱身』的重要性:許多人會以跑步機或腳踏車為熱身的工具,但卻常忽略這段時間也是可以有規劃的課表,例如可以利用腳踏車以每分鐘幾轉的速度或FTP區間等,來固定踩幾分鐘,因此就可以明確地暸解到熱身的成效。自己之前在參加WattBike訓練時,講師讓我們做不同的測試,但熱身的狀況不同,其中有次的熱身強度算高,每個人都筋疲力盡,但大家在接下來的測驗成績卻較好,這也讓我更加深信“確實熱身”的重要性,除了可以讓身體活化/募集更多肌纖維來增加訓練表現,並且更不會浪費掉時間(常會看到私教站在車子旁邊跟會員聊天)。
5.『觀察者』:Steve提到身為教練會有三種角色,分別為激勵者(Motivator)、教育者(Educator)與觀察者(Obsevor),前兩者是大家都容易做到地,但第三項卻是常忽略的,特別是在飛輪課時,誰說教練一定要一直在車上呢?他提到,我們是來跟客戶Work,而不是Workout,我們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幫助客戶得到“結果”。這也讓我想起The system書中和Dr.Kelly都有提到教練最重要的就是『眼睛』,因為動作模式是技巧,但擁有立即分析與評估動作模式的能力也是項技巧。一套再好的訓練課表,若沒有教練在現場敏銳的觀察,隨時依據運動員/客戶狀況來調整,那麼將無法達到最大的效果。
6.『逐步』介紹相關科技:很多時候在訓練時,我們都容易犯了一個通病,就是會一股腦兒想將所有資訊都告訴客戶,但想想有辦法吸收嗎?就像在SFG常提到的,矯正客戶動作時,只要先避免當下會產生受傷的風險即可。相對地,現在腳踏車上的科技是日新月異,有時候已經複雜到我們自己都要花許多時間來消化,因此想想如果是一位新的客戶來體驗課程,但卻要瞭解這麼多的操作介面,會不會造成排斥感呢?抑或是逐次慢慢地介紹與解釋呢?
7.『推與拉』的迷失:在騎乘腳踏車時,常會聽到腿後的膕繩肌需要往後畫圈拉起,然後產生出一個正確踩踏軌跡,特別是在WattBike上,可以看得到這項技術,在每一圈都可以看到左右腳的比重與施力,也因此自己大腦會特別提醒要有上拉的這個動作,可是Steve給了我另一個概念,推才是王道,拉是一場夢(Push is King, Pull is a dream),也就是當你一隻腳無法拉提時,是否表示另一隻腳太弱了呢?因為兩隻腳一推一拉是『同時』產生的。
8.『人有定職 事有定規 物有定位』:腳踏車是設計用來踩踏的,因此比較建議就是讓它做踩踏的訓練,因為目前有許多會搭配上半身的訓練或加上一些重量訓練器材,甚至同時在騎乘時跳起舞來😄,試著想想這樣風險/利益的比率,或許就會比較瞭解是否需要這樣做了。
9.課表簡單性:很多時候的飛輪課程,都會將過程複雜化了,例如一直不斷地變換手部姿勢或是騎乘姿勢,但別忘了趣味(fun)雖然重要,可是『結果』才是最重要地,誠如The system書中提到的80/20法則,我們80%的訓練效果都是由20%最基礎與重要的訓練所達成,其餘的訓練都是『輔助』性質。
10.Sprint 8:在高強度間歇訓練中,很多人都會使用Tabata訓練方法,但大家都知道當初Tabata博士設計的初衷,在現在許多使用這個方法的都達不到相同的強度,而且也會搞得手忙腳亂。也因此另外由Dr.Phill所設計的Sprint 8—盡全力30秒,然後休息90秒,總共8個循環,因為休息恢復時間足夠,所以在全力衝刺時更能展現,而且無論是菁英運動員或高齡93歲都適合這個方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