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教練如何有效地『激勵』客戶

 

雖然我們都知道運動有許多好處,但還是不容易提起勁來運動,或許是了解這樣的好處已不足夠支撐運動的理由,抑或是現代社會型態已轉變爲不容易運動了,例如進入一棟大樓內,映入眼簾的就是電梯,要找到樓梯還真是不容易,因為大部分都被門擋住了🤣。身為個人教練最重要的就是『激勵』客戶從一開始因『外在因素』而運動,到最後自己能夠『內化』而養成運動的習慣,最近在ACSM期刊上,有讀到一篇有關『運動行為』的研究,其中指出要了解『運動行為』,動機的『質』與『量』都需要考慮進去,因為人們有時候不只是『缺乏』動機而已,而且動機的『種類』也會影響到運動行為。其中將『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roeySDT)這個觀點融入如何了解客戶運動的理由,個人覺得不錯,分享如下:

 

根據過去30年的研究,大概有50%的人在開始運動後會放棄,這當中跟如何『激勵』自己持續運動,有很大的關係。身為個人教練最重要的就是瞭解客戶言中之意,或是能夠提出相關問題來了解客戶。SDT將整個過程分為三部分:

 

1.『無動機』:缺乏運動的『意圖』。例如,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運動。

 

2.『外在動機』:

  • 『外在規範』:這個階段是完全外在的,想要獲得『獎賞』或是避免『懲罰』。例如,我運動是為了符合別人期待。
  • 『內投規範』:這個階段有些外在,顯示運動是避免自己感到罪惡或羞愧。例如,我運動是因為不想讓自己感到這麼糟。
  • 『認同規範』:這個階段顯示出自己有自主控制,了解到運動對運動後結果的價值與意義。例如,我運動是因為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 『整合規範』:這個階段是有自我完全控制能力,運動不只是很重要,而且是與我個人價值相等。例如,我運動是因為這才是我。

 

3.『內在動機』:最後這個階段就是內化成運動對我來說是相當愉悅、具有挑戰與意義的。例如,我運動是因為我很享受。

 

SDT更進一步指出這個過程是由三個心理需求(自主性、關聯性與能力)所支持:

 

1.『自主性』:這也就是人們感到是自己行為的起源。例如,我『自己選擇』運動的方式。

 

2.『能力』:這是人們能夠有效地執行自己的行為。例如,我對這項運動很熟悉。

 

3.『關聯性』:這是當人們感到自己的行為是被別人關心或能夠產生鏈結的。例如,我是某個團體的一份子。

 

其實人真的是相當複雜的動物,特別是在『心理』這個方面,每當我們在訓練時,想的通常是『生理』這個因素,但最高端的體育競賽、特種部隊或即使是幫助客戶改變行為,這都需要『大腦』來指揮管制『身體』。也因此若能多瞭解客戶心理需求,並將這幾項因素考慮進去,然後將它滿足後,客戶自然就更能夠感到對運動的熱情,然後持之以恆地保持運動習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