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顧我的『纖纖玉手』
在肌力與體能訓練的工具箱裡,壺鈴是一把削鐵如泥的利刃,可以幫助我大殺四方,一下子就讓人氣喘如牛。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在壺鈴訓練上最令人恐懼的就是手掌起『水泡』或『破皮』。SF可以代表的不只是Strong First而已,還有Smart First和Safety First,畢竟談到訓練時,沒有『安全』就一切免談。
但自己在訓練時,手上的繭/水泡也一直困擾著我。對我來說,胸口上烙印的SF代表著『強壯』、『榮譽』和『絕不妥協』的態度。因此光是想到要保護這雙纖纖玉手,就會覺得很不『Men』。但經過這些年的體悟,手破或長繭一點都不『Men』,而是『技巧太差』、『握力太弱』或『危險訓練』的象徵。自己從經歷過手不斷地長繭、磨破,然後修復的過程,就一直在找尋各種方法來保護我這雙纖纖玉手,因為這樣才能維持訓練(其實也是我們家媳婦一直嫌我的手粗😄不讓我碰她)。
壺鈴『握把』特殊的設計就是讓我們能夠做出『高反覆次數』,它不像槓鈴是要訓練最大肌力,所以壺鈴訓練比較著重在肌耐力上。最近在Strong First讀到由Matt kingstone所寫的如何準備通過SFG L1測驗中手👋的保護,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要參加測驗,但平時訓練的保護也是很重要地,因此裡面有幾點我覺得還不錯,可以供大家參考一下:
1.縮小手上的『繭』:當手上的繭越來越厚之時,也就是越容易產生問題的時候,因為當繭磨破後,下面的肌膚是非常細嫩的。所以,若能將繭盡量維持在較小的狀態下,那麼就不容易受傷了。Matt推薦使用在洗澡或冷熱水交替泡(Contrast bath)後使用Pumice stone。但個人深深覺得還是夜市買的一支10元指甲剉刀最好用,只要把繭縮小,手就會舒服一點。
2.冷熱水交替泡(Contrast bath):這讓我想起當年賭神是將手泡在牛奶裡😄。其實這跟我們去三溫暖的感覺是一樣,因為用熱水泡可以將血液集中到疲勞區域,然後再用冷水的話可以讓血液離開。基本上他建議先在熱水(你可以承受的溫度)裡泡約2分鐘,然後再到冷水裡泡約1分鐘,總共來回約5-10次。
3.伸展訓練:其實就像身體其他肌肉ㄧ樣,手掌也有許多肌肉,因此也需要伸展。但在伸展時可以個別將手指、手掌、手腕和前臂分開伸展,例如向一個方向畫圓圈轉動。Pavel有個伸展動作,我個人也常常拿來練習,就是先以熊爬姿勢來六足著地,然後慢慢地將手指往膝蓋方向後轉,接著身體重心往後移,這個伸展對我的手幫助還滿大的。
4.握力的『對稱』訓練:因為手指或手掌在訓練時通常都是握緊(屈曲)的,包括握力鍛鍊器也都以向心訓練為主。Matt提供一個建議就是在手指頭上纏繞迷你彈力帶,然後練習離心(伸直)的訓練,這將對伸指肌有很大的幫助,而且也可以平衡兩個方向的力量鍛鍊。這也是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收穫與啟發。
5.保持手掌的『滑嫩』:在泡過水後當手掌上的繭慢慢地軟化後,就要防止當乾掉的時候,手上皮膚容易造成不適,因此可以抹些乳液來保護,避免太過乾燥。以我的經驗,特別是若練習時有使用止滑粉的習慣,因為止滑粉的成分會讓皮膚容易乾燥,因此就更需要用點乳液來維持濕潤。但我在試了各大廠牌的乳液後,後來無意間用了家中小寶貝的乳膏,覺得不錯就一直用到現在。
每當談到訓練週期時,大部分都會著重在大肌群上面,但有時候一些小細節的地方,若能夠注意到,將更有助於在訓練上持盈保泰。有句話說得真好,如果你沒有計劃休息時間,那麼身體就會幫你計畫:就是『受傷』(If you don’t plan time off, your body will plan it for you:Injury)。手部的保養再也不是女生的專利了,硬漢也是需要的,只不過目的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