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姿勢』(Position)成為肌力訓練的關鍵要素
Dr.Kelly 提出我個人非常認同的概念,就是『整合』(Unify, Integrate)所有你所學到的系統,因為我們並不需要死守著一個系統或是一件事,當然這是人性,每個人都會有這個想法,例如只有某個人或是某個系統是對的,其餘只要有所違背,通通都是不對的。但我個人還是篤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只要確立好自己的主架構後,其餘每個大師的精華都可以融入成為自己的。
如何讓『姿勢』(Position)成為檢測工具呢?目前較為流行的就是NASM CES 與 FMS的檢測動作,就是運用簡單的動作,來評量身體是否能夠執行相關訓練,也就是身體必須要先到達某些活動度,再接受訓練時,才較不容易受傷。但Dr.Kelly提出更進一步的觀點,就是不斷的挑戰『姿勢』的容忍度或是接受度,第一項為『負重』(Load),我們都知道當你持續的訓練,你就會不斷想要挑戰更大重量,但是別忘了1RM(1次能夠安全地舉起最大重量)的概念,不要只關注『重量』,但卻有可能是『代償』取代的。第二項是『心肺需求』(Cardiorespirator Demand),例如當你提非常重的東西進行爬階訓練時,越到後面,姿勢越容易跑掉,因為當你的『呼吸』已經擾亂了你的節奏時,你很難維持良好的『姿勢』。第三項是『代謝負荷』(Metabolic Load),想像一下,當你深蹲非常重時,第一組時姿勢應該沒問題,但若是到第二、三組時呢?你的體能是否能夠讓你維持良好的『姿勢』。第四項是『壓力』(Stress),這包括你所有的壓力,不論是日常生活或是競技場上。第五項是『行動模式改變』(Change Movement),也就是『動作學習』(Motor Learning),是否能夠跟上腳步,例如在罰球線上投籃的姿勢,與45角投籃的姿勢能否維持相同。上述的五項,當我們在訓練運動員時,可以用來檢視他們是否能夠跟上訓練課表,這讓我想起Steve Cotter 跟我說過的一句話,好的壺鈴教官,就是能夠執行第一下跟最後一下動作時,是讓別人分別不出來其中的差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