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ystem』重點分享-第三章(系統架構)

 

這個章節直接讓我們瞭解到系統架構的核心與重要性,因為目前課表滿天飛,大家都在想哪張課表最有效,但都沒想到『然後呢?』就像Dan John常提到每件事六週都有效,那第七週呢?而當自己先有一個系統架構後,就可以更專注與有紀律的選擇有『效率』的訓練動作,因為整體訓練都是圍繞在上個章節分享過的基礎核心動作上。這跟Mike Boyle說過的概念一樣,你一開始學習一道菜必須依靠食譜,但經過若干年不斷地磨練,就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系統;每次想到這個就想起名廚江振誠,當年他在法國學藝時,光是削馬鈴薯就削了兩年,每次都要想到他來激勵自己更努力。

 

1.系統的核心原則(Core Principles

⦿訓練動作的選擇是可以爆發性執行的全身性動作,並且從簡單到複雜。

⦿沒有一件事是真正的運動特殊訓練(Sport-specific training)。

⦿訓練量是最重要的變項,但是在一個有計劃的非線性。

⦿訓練強度在一個較小與非線性的範圍內。

⦿訓練週期會同時強調做功能力、肌力、爆發力和速度,只是『主從』關係不同。

 

這裡作者強調這些原則幾乎是頂尖教練都知道地,但很多教練問題不在是否有原則或哲學,而在於能否『持續執行』,這也是我自己常會遇到的問題,當你開始懷疑課表時,就無法順利走到當初規劃的終點,而這也是教學中要讓客戶先瞭解到的事項。

 

2.評估階段

AI教練金字塔中,我們有分享最底層就是要先評估,這也是最重要的事,因為我們不能把工作保障依靠在選手/客戶跟我們說他們有多厲害之上。特別是若將他們在專項運動上的天賦與重量訓練能力產生『直接關連』,將會是非常危險的事,反之亦然,所以課程設計是要以教練能直接看到為主。肌力教練的名聲並不是建立在重訓室,而是球員在場上的『健康與表現狀態』

 

所以完整課表應該圍繞在『舉重、跑步和跳躍』這三個上面,三者之一的比重或速度失衡,將會嚴重影響整體表現,而且這三者也是相互支持。而準備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打底包括『增加做功能力、增加關節活動度和動作品質、建構基礎力量和教導與修正相關技巧』。或許很多人會認為肌力或體能狀態已經夠好,所以可以直接跳過,但實際上在做功能力和動作品質上,一定都還有進步的空間,否則布雷迪就不會持續練習同樣的動作到旁人都覺得他該停了。

在評估方法上面,作者們說明目前有許多方式,因此他們就不在贅述了,所以他們只有分享深蹲的檢測方式。因為深蹲是整個系統的骨幹,所以他們用『過頭蹲』與『單腳蹲』來評估。

 

過頭蹲:這個Gary Cook有很深入的說明,所以也不在贅述,但作者言簡意賅地表示這個動作能夠立即看出下肢、髖、脊椎和肩膀的『最優化活動度和姿勢控制』

 

單腳蹲:這個動作與過頭蹲最大區別在於可以看出雙腳/髖的力量身體的穩定度是否不對稱。但在這與手槍式深蹲不同的是,可以從箱/板凳上往下蹲,直到膕繩肌碰到小腿為止。但作者提醒在讓選手扛起很重的槓鈴前,先檢視一下是否能夠完成“36腳跟在地面』與『鼻子在腳趾後側』。

 

3. Javorek複合式訓練

假設選手的健康史、活動度或體能狀況都達到基礎水準,作者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複合式訓練』,目前看到的複合式訓練通常都用『配對』方式,但我想目的不同,所以設計的角度就會有所不同。這裡最主要是用前羅馬尼亞肌力教練Istvan Javorek所設計以槓鈴/啞鈴為主的複合式訓練。但最後一項Good morning,用RDL來取代,理由是在教學上很難教導,並且RDL所強調的身體後側動力鍊對訓練更為有效。

 

動作順序

Upright Row

High Pull Snatch

Back Squat—Push Press

Bent-Over Row

RDL

 

次數

每項動作為6下,共36下。

 

訓練與休息比為13

 

訓練量

剛開始為2組,目標為4組,可以使用非線性來規劃。

 

強度

新手:以木棍/毛巾為主,目標為自身體重30%

進階:從自身體重30%開始,目標為自身體重50%200磅以下)、自身體重45%200-250磅)、自身體重40%250磅以上)。

女性:除了進階選手體重在200磅以下為40-45%,其餘相同。

 

頻率:

每週三次

 

這個複合式訓練對接下來階段提升強度會很有幫助,因為學習一個新的動作模式需要很多好的次數來累積。選手/客戶需要被『教導、練習和精進』,這樣大腦才能刻蝕一個新技巧。這個複合式訓練提供雙重目的:訓練『神經肌肉系統』和強化『心肺系統』

 

若在主訓練課程時,也可以把這個複合式訓練當成『熱身』或『體能訓練』的工具。

 

4.跑步與跳躍

在準備階段時,除了用Javorek複合式訓練來建構基礎肌力與做功能力,並且也需要花時間來『精進』衝刺與跳躍的動作模式。或許大家會想『為什麼』需要在準備期特別精進這兩項呢?作者簡單地指出,當你靜靜地觀察時,或許會發現這兩項好像真的需要『教導』。

 

這兩項在NSCA的肌力與體能中有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贅述了,作者給了很簡單的概念,就是『整體課表規劃的效益』,因為當訓練時間、身體承受與恢復能力是『有限』的情況,就必須特別考量,因為很多時候隨意出現在課表內的增強式訓練、跳箱、繩梯都是『事後想法』(afterthough),也就是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加在課表內。尤其是這兩項非常需要『快速的肌肉收縮和爆發力』,也就是需要神經系統很大的輸出以及肌肉與肌腱良好的彈性能力。

 

還有一個很不錯的觀點就是速度/跳躍肌力。你或許會看到有人可以跳過屋頂或跑的跟風一樣快,但在重訓室的表現並沒有特別好。反之亦然,有的跑者比波爾特(Bolt)還壯,但還是沒有他快。這當中關鍵就是『效率』efficient),也就是神經系統和肌肉與肌腱的彈性能力能夠整體性發揮的更好。這也讓我想起鋒哥在不求勝的英雄中有提到,他的『揮棒速度』很快,即使他並沒有外國人那麼大支,但他身體的整體效率就是可以發揮到極致。

 

跑步最重要的元素就是:

減少腳掌與地面接觸的時間。

施與地面最大的作用力。

身體維持前進(forward)的動能。

減少不必要的動作。

 

5.跑步的訓練動作

 

1).A-skips

主要目的:

增加跑步協調性。

增加小腿和髖部伸展的肌力。

訓練髖屈肌的啟動能力。

 

教學重點:

注意身體往前推進,避免垂直上下。

 

2).A-Runs

主要目的:

有效的衝刺姿勢和手部擺動位置。

訓練快速換腳時,正確的腳步位置。

 

教學重點:

這是A-skips的進階版,並且更像真實的跑步感覺。

快速地對地面產生作用力。

快速地換腳。

 

3).Butt Kicks

主要目的:

改善整體協調性和與地面接觸的爆發力,但最主要著重於『膕繩肌』的參與。藉此訓練腳離開地面後,增強收回階段(recovery phase

 

教學重點:

腳跟在臀部和髖部的『下方』,而不是後方

 

4).Wall Marches

主要目的:

教導身體『向前』和腳步『快速』交替,因為有支撐,所以可以強化動作品質。

 

教學重點:

腳跟不能接觸地面;眼睛凝視正前方。

觀察雙腳對稱性。

 

5).Tempo Runs

作者認為Tempo Runs可以同時訓練『跑步姿勢』和『做功能力』,因此是非常有效益的動作選項。教練需注意選手:腳步如何與地面接觸、前腳掌著地、手臂擺動姿勢。

 

距離為跑100碼,接著走50碼。可以在第四或五組時,走100碼。較高階選手通常到18組,當然也可以到24組,不過這是給波爾特這種等級的選手。

 

範例:10050)+10050)+10050)+100--走路10010050)+10050)+10050)+100--走路100

 

時間:依據新手與進階和不同位置來區分,或也可以依據體重,低於200磅、200-250磅和超過250磅。

 

新手:17,16,15秒。

進階:16,15,14秒。

 

6.跳躍的訓練動作

雖然跳躍比跑步需要的整體協調性較少一點點,但『平衡感』『力量』的要求卻更高。但還是提醒大家一下,著地時對身體產生的衝擊力量很大,因此應該先練習著地在練跳躍;我常喜歡用飛行員來比喻,每個飛行員都會起飛,但好與優秀的區別通常是在著地,否則Top Gun怎麼會在海軍,因為要在航母降落啊。

 

作者提醒若想跳躍訓練效益轉移到運動表現,應注意:

快速的爆發力。

著地時的離心控制能力。

腳掌的反應能力。

 

跳躍訓練可以增強『小腿肌力』,但不會增加小腿肌肉尺寸,這是田徑教練認為會影響到跑步『擺動』階段的生物力學。

 

1).Standing long jump

主要目的:

正確的後側重心轉移。

起始姿勢。

爆發力動作模式。

著地時的離心控制能力。

 

教學重點:

雖然比起垂直跳躍對身體的衝擊較小,但因為同時要對『垂直與向前』的動能產生煞車,所以對膝蓋的『擠壓和剪力』較大。

 

2).Two-leg hop, One-leg hop

主要目的:

強化腳掌反應能力。

腳踝的力量與穩定度。

 

教學重點:

身體應產生『向前』的力量,而非向上。

身體重心維持在前腳掌上,非整個腳底。

 

3).GoalPost Touches

主要目的:

當身體能力足以應付向前的力量時,就可以規劃垂直跳躍的訓練。GoalPost是美式足球的球門,所以剛好用來讓選手有目標可追尋。但一般可依據環境來配合。

 

教學重點:

可以從一下開始練習,然後連續跳躍,重點在於『減少』每下之間與地面接觸的時間。

 

4).Rockets

主要目的:

這項動作與前項很類似,但目的是透過『完整』的活動度範圍來訓練『最大』力量輸出。GoalPost大約是半蹲,Rockets則是全蹲下去,手在腳掌中間,最好是碰到地面。

 

教學重點:

吸收著地時離心力量。

維持很好的後側重心轉移。

快速轉移動能。

 

5).Box Jumps

主要目的:

因為與垂直跳躍相比,因為著地的高度降低,所以Box Jumps能夠減緩膝蓋的壓力;還能同時建構爆發力和跳躍與著地技巧。並且在動作執行正確情況下,可以對神經系統產生最大的效益。可是常可看到在連續執行多下時,身體動作已扭曲變形,因此別忘『質與量』的關係。

 

教學重點:

強化髖伸

穩固著地技巧。

 

若要再進階訓練,可以減少跳躍前往下蹲的動作,讓選手停留在dead stop,因此當要往上跳時,肌肉必須要產生最大力量的收縮,這對游泳、短跑或某些需要瞬間爆發的運動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

 

7.速度訓練

在美式足球的Combine測驗是以40碼為主,但作者認為其實所有競技運動應該很少有超過直線衝刺20碼,這之前Mike Boyle也提過,體能訓練應是以啟動和加速為主。舉例來說,我的小白跟藍寶堅尼一樣都可以跑到時速100KM,只是它到100KM時,我已經看不到它的車尾燈了。

 

1).Hurry go get em

這也是一個相當好的遊戲,兩兩一組身體趴在地板成伏地挺身姿勢,一位在前,一位在後,後方的頭與前方的腳後,當聽到哨音時,同時起跑衝刺10碼。前方避免被後方抓到,後方則要抓到前方。

 

教學重點:

身體如何離開地面:髖部、膝蓋、腳踝或脊椎是否產生活動度限制;當離開地面時,身體是否有能力快速產生力量。

2).20-Yard Dash

主要目的:

可以專注在前10碼的衝刺,並且多一點點時間來精進與修正技巧。因此訓練/休息比要注意掌控,基本上每1秒鐘的衝刺需要1分鐘的休息時間。

 

教學重點:

讓選手感受到對地面產生力量的感覺。

當往前衝刺時,身體能夠維持姿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