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TACFIT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lubbell基礎動作(Simple Exercise

 

繼上次介紹過CLUBBELL的「安全要素」之後,今天讓我們來進入CLUBBELL訓練世界吧!

 

老祖宗說過: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UBBELL的「安全要素」

 

還記得多年前有個廣告是這麼說的:「在講求效果之前,先強調不傷身體」

 

這用在目前各行各業不也是如此嗎?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__3170372.jpg

 

Clubbell與傳統重量訓練差異之處-加乘效應

 

誠如週一分享John Rusin在運動表現恢復系統第三階段中所說明的「全面性動作流」,除了在每個動作之間的接軌要相當流暢之外,當然最基本的就是確實瞭解每個動作之精髓,以及能夠確實執行好。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3928334_3052637728101554_7378363479310204928_n.jpg

Clubbell與傳統重量訓練差異之處-吸收震力

 

繼上次分享Clubbell的扭力和牽引力之後,本週再來分享有關「吸收震力」部分。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3928334_3052637728101554_7378363479310204928_n.jpg

Clubbell與傳統重量訓練差異之處-扭力和牽引力

 

繼上次分享Clubbell的三個面向和力矩之後,本週再來分享有關「扭力和牽引力」部分,我想這些都是相當值得思考的部分,畢竟目前較為接受的都是傳統線性然後不斷地「加上重量」,但力量的鍛鍊好像「不是」只有增加重量而已😭CSCS教科書都有說明喔。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說Clubbell可以用來訓練「肩膀」穩定度與「胸椎」活動度,但在這之前,我想除了之前有分享需要瞭解力學機制、關節中軸化或身體面向(筋膜線)之外,今天讓我來分享Clubbell講義中有關這樣轉動的訓練與傳統重量訓練之差異:

 

三個面向

 

Clubbell訓練最著名之處就是「三個面向甩動」訓練,強調六自由度(Six Degree of Freedom)訓練—Heaving,Swaying,Surging,Pitching,YawingRolling。大部分的肌力訓練都是透過例如深蹲、臥推、硬舉和上膊等來強化運動表現。搭配傳統訓練器材,這些訓練通常都是在「單一面向」上以及兩大角度(Heaving,Surging)。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3928334_3052637728101554_7378363479310204928_n

 

還記得去年有分享過TACFIT圖騰的由來,今年一月份到LA上課時,現任CEO-Alberto有設計新的圖騰,來代表2020年是個嶄新的一年,因為從2010年之後這十年的時間有太多的演進了,說真的每次閱讀創辦人Scott的文章或話語當讓我有很大的啟發。

 

以下是Scott的介紹,提供大家認識一下這個系統的新概念喔。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568.jpg

IMG_0524.jpeg

IMG_0546.jpeg

IMG_0558.jpg

IMG_0569.jpg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4488086_2873785726016482_1392829766351978496_n.jpg

83225822_2871605852901136_4288745846893182976_n.jpg

85134878_2879383382123383_6983076267302060032_n.jpg

84646109_2879383195456735_2599514340130291712_n.jpg

84592437_2879383182123403_980110639299035136_n.jpg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訓練「歷程」

Everything must be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t simpler.-Albert Einstein

這句話,讓我思考許久!

有人說這是愛因斯坦說過的,也有人說不是,但這不重要。別說中文翻譯,光是英文上的解釋就滿多種。

但我個人的想法為避免「斷章取義」,也就是自己很容易將A點直接與Z點連接,但卻忘了「中間過程」;也就是簡單與簡化是兩件事喔。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6710729_2446082992298273_2030991344519872512_o.pngT

ACFIT是由Scott Sonnon所設計的一套適合戰鬥人員的體適能訓練系統,之後會慢慢地介紹其系統設計概念與思維理哲,原則上都是承襲蘇聯式訓練概念,與Strong First或The System都很類似,只不過Pavel是蘇聯人而已。

我個人覺得這幾個系統都是以Resilient為主,整個訓練都非常強調「恢復」的重要性,也就是讓你可以「隨時保持」戰鬥狀態。這也是我個人覺得非常重要的部分,畢竟因職業特性,我們是不可能有所謂等待「週期化峰值」出現的時刻,因為敵人總是在你最脆弱的時候「出沒」。

Scott本身與許多Tactical Responder工作過,我很喜歡他訓練哲學的概念,也就是從「壓力」源來設計/思考訓練,因為這類族群平均壽命都比一般人「少」10-20年,所以在訓練上就必須要特別關注到這個地方,未來我還會多分享他的訓練哲學思想。

今天要介紹的TACFIT圖騰是由三個標識所組成: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漢就怕病來磨,在訓練上也是如此,誠如你若不規劃休息,那麼當老天爺幫你規劃時,不是受傷就是生病了。這兩天看了Scott B.Sonnon寫的幾個簡單訓練思維,或許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溫故知新或不同時空背景下所體會的可能是不一樣,所以還是分享給大家喔。

1.盲目地追求「數字」(Choke down to keep going)
很多人為了完成課表上所設定的次數,即使當姿勢跑掉或技巧不對時也不管,認為只要完成組/次數,一定就可以達到想要的目標。

但很不幸地,通常這都會「事與願違」!因為這只會讓你「不良姿勢」的體能變好,但卻不會讓你動得更好。

不良姿勢=不良動作模式能力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短短數十個寒暑,說長不長,說短好像也不短,無論是皇家貴族或販夫走卒,大家終究會塵歸塵、土歸土!這真是老天爺最公平的部分,畢竟可以一直洗牌(如果有來生的話)。😂

當然你也可以說不公平,因為出生地可能就決定了大半的機會,想想如果生在一個不斷戰爭的地方,例如蘇丹,想想過去幾十年因內戰就死亡超過兩三百萬人,媽呀,這是什麼樣的數字😭

 

想想生在這寶島,其實還是很幸福地,雖然抱怨是人性與天性,但能夠簡單的安居樂業不也是件幸福的事,也因為如此,大家對生命的長度與廣度越來越注重,「健康意識」的抬頭,讓相關產業蓬勃發展,雖然說我們當教練的也是受益者,但畢竟我們是會讓人「不舒服」—能躺,誰願意坐;能坐,誰願意站?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