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PPSC(Dr. John Rusin) (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在Jason老師的引薦下,開始閱讀Dr. John Rusin相關的訓練思維,這兩天剛好讀到他所寫的有關『肩膀』訓練的想法,他提到在訓練時不只要針對個人需求來選擇正確的矯正訓練,並且不要忘了所有基礎動作模式的『執行品質』,個人覺得還不錯,分享給大家:

 

放射原理:

 

我們的身體不會也無法完全地『孤立』。即使是最小的動作也會影響到整個動力鍊,換句話說,這個『整合性』的動作片段(Motion Segment)是由力學張力和神經感覺、脈衝與增益從頭到腳底來引導。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天很高興能夠因Jason老師,而有參加無痛訓練工作坊的機會,經過這兩天密集的學習,讓我將過去所學的一些知識又更佳的整合在一起,因此將我這兩天所獲得分享給大家:

 

1.訓練前六階段動態熱身準備,共區分為3個區塊,每個區塊又分為2個階段,因此總計為6個階段:

第一區塊為副交感神經系統準備:區分為第一、二階段,各為自我筋膜放鬆和雙階段伸展。

第二區塊為重塑動作模式:區分為第三、四階段,各為矯正性動作和活化肌群穩定訓練階段。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John Rusin即將來台舉辦PPSC認證課程,這兩天看到他官網上有一篇「衝刺建構肌力&肌肉」的文章,覺得與DanCarries系列相當呼應,因此就分享給大家。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短跑選手VS馬拉松選手」的比較,而且都知道短跑選手就是比較大隻、精瘦與強壯,然而馬拉松選手都較為小隻與嬴弱,所以很多「重訓愛好者」就會以這個理由來拒絕短跑,這在邏輯上是行得通,畢竟若是你的目標為增肌的話,那麼就應該避免長跑。

但首先我想要表達是應該先看清楚「方向與目標」,因為我們都看過請「健美先生與美式足球員」比賽衝刺或「健力選手與瑜珈老師」比柔軟度,然後拿這個來攻擊對方,這是我們必須先認清的部分,因此我也會避免因為自己目前較喜歡力量訓練就屏棄任何一切,因為這樣就會陷入一種藥治百病的迷失當中。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男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例如車子...。而以我們這種喜歡訓練的轟箘愛好者,則是希望能夠網羅各式各樣的訓練玩具(喔,不,是器材才對),但這有...可能嗎光是看得到、想得到與聽得到的槓鈴,對,沒錯,只是槓鈴而已,就有多到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有幾種...—嗯,我們的拔拔不是『果凍』,所以...

 

但這一切沒有關係,因為我找到John Rusin這位好哥哥,上禮拜看了他的創意之作,就是運用『彈力繩』來『模擬』許多原本是要用器械才能做的特殊訓練,這真是讓我...驚訝萬分。

 

的確,在功能性訓練當道的今天,器械訓練可能被認為是...,沒錯,自由重量的確好處多多,但也不要忘了器械訓練可以帶來的好處,而且有些可能是自由重量無法做到的。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加利亞分腿蹲是槓鈴背蹲舉的最佳替代方案?(下)

 

經過兩天的休息,不知道大家的眼睛和大腦恢復了嗎?讓我們再來分享後半段喔。IMG_9461.jpg

 

剛剛才發現臉書通知我,這個專頁已經有2,000個人按讚,提醒我要發文感謝大家,所以在此真的是要感謝大家的支持,其實我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因為當初的想法只是因為工作的關係讓我獲得許多,尤其常聽到一句話讓我很難過:健身教練都是「傻B-當初就是不念書才會來當教練-所以我就將工作上或自己不斷進修的東西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為這世界做點改變。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9738.jpg

深蹲是所有訓練動作之,嗯~很多人這樣說,那是誰呢?其實我到現在也搞不清楚🤣,但最近在看Dave WhitleyTaming the Bent Press這本書,沒辦法,誰叫我SFG L2Bent Press—這個也號稱是「王」沒過,所以只好在下過苦心,好好的練心與練力😭。好吧,等我唸好與練好後,再跟大家分享!

 

今天要談的是保加利亞分腿蹲與槓鈴背蹲舉「之爭」!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很榮幸能夠獲得Jason老師邀請,再次擔任Dr.John Rusin的無痛訓練專家(PPSC)口譯,在這幾天當中,透過近距離與John和Nick的合作,讓我對訓練有更深刻的體悟,因此將心得分享給大家。

73475279_2418188418421064_8402823139158917120_o.jpg

但因為去年翻譯過John的工作坊,以及今年中到紐約參加PPSC時,都有將心得分享,所以重複的部分就不再贅述了,若有興趣,請大家往前翻喔!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PPSC課程中,John解釋了如何量測適合自己的深蹲姿勢,我在之前也已經分享過了;因此今天來分享上半身訓練時可以注意到的地方—肱骨提攜角。

一般來說Carrying Angle是肘關節外翻的角度,也就是手肘伸直時,上臂與前臂呈現的夾角(相關細節麻煩請上網搜尋);但此次John說明在上半身訓練時,可以注意到的地方,就是肱骨提攜角—在肩關節位置會有一個摸起來像海綿感覺的位置,並且雙手角度可能會不一樣。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影片,然後找出適合自己訓練時的位置,減少受傷風險。祝大家身體保持健康,精準訓練!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趟到美國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上Dr.Kelly starrett和Dr.John Rusin的課程—雖然我內人一直認為我是去看棒球,但其實我也才看了兩場啊😂—在上一篇已經跟大家分享過Mobility 102課程了,那這一篇當然就是要跟大家分享PPSC的課程囉。

60343074_2302650179974889_7181164866277736448_n.jpg

 

 

 

文章標籤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