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反向思考
很多時候事情總是與我們所想的「相反」!
這是怎麼說呢?記得去年在準備SFG L2時,因為在單手軍事推舉(自身體重一半)這項卡關很久,再加上其他技巧測驗幾乎都是過頭的動作,所以造成肩膀不是很舒服。
但有一天看著一篇訓練文章,當中有提到Direct arm work·~嗯,簡單來說就是「單關節」訓練,但你知道地,因為近年「多關節複合式功能性」訓練的風行,所以這也是慢慢地快被遺忘的訓練😭
說實在地,這也是正反兩方都有人支持:
正方認為:若想「增加」每個大動作的力量或次數,或許您可以在課表內加入這個訓練。
反方認為:每個大動作都有涵蓋到這些肌群,所以不用在特別加入。
嗯,但我看到想要的「關鍵字」~增加大動作的力量,所以呢,我就在訓練課表最後再加入二頭肌鍛鍊,過了一個月後,發現竟然「過關」了😊
這幾天看著Geoff寫到一篇有關「反向思考」的文章,讓我也深有感觸,因此提供大家參考:
Geoff最近看了Stan Efferding(外號白犀牛)分析一位很厲害的健力選手-Ed Coan(他所創的世界紀錄真是......有夠多)針對比賽的訓練週期。
好的,我知道或許你不是健力選手,或是喜歡健力這項運動,嗯,這些我都懂。
但我卻很喜歡學習,特別是從「偉大/傑出」選手身上學到一些可以運用在自己或客戶身上的訓練方式。
Stan說Ed一年通常都會準備兩場重大比賽,訓練週期通常為「五週」的循環—四週漸進式重量訓練,然後第五週「減量」50%。
但每年其餘時間的訓練方式為「健美式」—較輕的重量、高次數以及針對較弱部分的輔助訓練。
特別是在大比賽後會使用12週的健美式訓練來讓身體「休息、恢復與重建」~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較大」的肌群也可能是「較強壯」的肌群。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認為我建議大家來做健美式訓練。
但,您可能劃錯重點了。
我想表達的是我們需要謹慎注意......「身體所接受的刺激」。
也就是在特殊性與多樣性之間必須找到「平衡」。
►太過特殊性:因為缺乏新的刺激,所以進展會「遲滯」。
►太過多樣性:中樞神經系統會無所適從,所以就「一事無成」。
所以當你進步開始遲滯,該如何是好呢?
往天秤的另一端思考!
但在此我並不是要說純重量訓練與馬拉松訓練之別喔。
我要說的只是,當你的身體已經適應某種類型或課表的訓練時,想要進步,或許可以往「反向」思考。
這也讓我想起Dan在⟪Can you go⟫當中有提到過:想要「瘦身」,或許可以從事「沒有效率」的訓練。
這是怎麼說呢,以我自己本身而言,或許參加一堂舞蹈課程所減掉的卡路里會比Swing1,000下還有效,這是因為我......手腳不協調😂😢,所以大腦還要花很多時間來......,你懂地。
回到訓練上而言,當我「硬舉」遲滯時,我也會轉換到「Swing」上面,除了可以幫助心肺功能訓練外,也可增強「握力與送髖」的能力。當然反之亦然。
在這個強調「特殊性」的年代,我們或許可以「參考」一下這些走在我們前面的人,畢竟他們已經走在我們前面來親身證實了。
但再次強調,訓練或營養或呼吸或......,絕對不是One size fits all,也就是某人有效,並不代表「絕對」可以套在您的身上,而這不也是教練的「價值」所在嗎?
因為我們可以針對每個人來開設出不同的訓練方法,而不是像給您「成藥」,照吃就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