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壺的好應該不用再多說了~但如何讓它能發揮真正的好,那麼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下列分享幾個能夠讓盪壺更具爆發力的小技巧:
1.赤足或穿平底鞋訓練
讓腳底/腳趾感受地面的反作用力/抓地力能夠讓你徵召更正確的肌群~反之,若是太軟的鞋子則會讓你的身體容易往前,並因此傷到下背部。
2.先學習如何硬舉(髖鉸鏈動作模式)
硬舉和盪壺是天秤(髖鉸鏈動作模式)的兩端~一個是充滿力量,另一個則是極具爆發力。
因此先學習慢速/輕量硬舉當中的技巧,例如脊椎中立、脛骨垂直和腳跟負荷等等,將能更有助於你的盪壺。
3.只用「手臂」盪壺
強化膕繩肌和闊背肌。
下半身維持在底部位置,然後只做Back Swing的部分,也就是讓壺鈴通過跨下~簡單的指令-前臂碰到大腿內側。
每一下你的膕繩肌將會感受到像弓的弦被拉滿的感覺,然後往前則是可以練習到「停車/壺鈴」。
當然,你的闊背肌可以用手肘往前轉的方式,就可以產生繃緊的張力。
4.盪壺的過程是「放鬆」。
這將會讓你是運用髖部(主要訓練目的)來盪壺,而不是手臂或斜方肌~但這通常會發生在「輕/小」的壺鈴,若是你用較重的壺鈴則很難出現。
所以不要想著「舉起」壺鈴,而是髖部「往前送」,因此壺鈴就會被你充滿張力的弦(膕繩肌)給像箭一樣射出去(到胸部的高度)。
5.動作頂點要像「直立棒式」
當壺鈴到胸部高度時,請瞬間將膝蓋骨往上提、收緊臀部和繃緊核心~也就是像棒式一樣(不是一般的棒式喔),請參考:
6.極具爆發的呼吸
承上一點,當到動作頂點時,可以用像蛇一樣......嘶的吐氣方式~這樣可以讓核心繃緊、保護下背部和強化爆發力。
7.勇敢地「面對」壺鈴
當壺鈴要「往回」時,我們髖部通常會很自然地就瞬間退後,因為怕被打到是人性啊,但你會發現這樣子很容易造成下背部壓力,因此請試著當壺鈴快要到身體時,在快速地將髖部往後推。
8.讓壺鈴通過膝蓋「上方」
承上點,當Back Swing壺鈴要通過胯下時,請讓壺鈴在膝蓋上方,否則你的下背部又要遭殃了😭
9.手臂打直
當拿起較大的壺鈴時,我們常會看到「傘蜥蜴」🤣,很多人會說這樣可以拿起更重的壺鈴,但我們是為了拿起更重而更重嗎?
別忘了,手打直可以讓我們從髖部發力傳導到手指,雖然在動作頂點時可能手肘會有一點點屈,但其餘的時候請打直喔。
10.肩膀收緊
承上點~無論任何時候,肩膀都應該要收緊,因為當力量由髖部要傳導到手指時,很多時候闊背肌沒有收緊就會造成力量「跑掉」,而這就更容易造成第九點手臂屈曲。
最後~祝福您都能享受到盪壺的訓練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