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臉書發文圖片.001.jpeg

 

如果這些動作「出現」在競技運動場上呢?

 

這是「功能性」訓練會常提出的質疑~

 

題外話~這些年大家已經從一聽到「運動表現」會興奮/高潮轉換到「功能性」或「筋膜線」🤣

 

這幾天聽了Mike Boyle針對參加過CFSC認證課程所提醒的一段話(影片不公開),覺得可以分享給大家一起思考:

 

Boyle以美式足球四分衛為例來說明,因為他需要「傳球」,所以需要將「旋轉面」的動作納入訓練課表中。

 

但是......在球場上也會有膝蓋「內夾」的情形,這時候你會想要在力量訓練(例如深蹲或硬舉)時加入「內夾」嗎?

 

這的確是很好的思考方向~

 

例如在The System這本書當中,作者們就希望重訓室內就是簡單的基礎動作(特別是奧舉)反覆地做,其餘地就留到場上來鍛鍊。

 

但捫心自問~我們自稱為肌力教練,有多少人會真正練習奧舉呢?

 

在天秤的另一端,例如Eric Cressey就會使用藥球來訓練棒球員的旋轉面爆發力;或是鈴木一朗所使用的「初動負荷訓練器材」(BMLT)。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世界上有種最強大的力量就是~我「相信」,相信的力量會讓人有更無窮的潛能。

 

否則需要最嚴謹科學驗證的疫苗為何需要「解盲」呢?

 

最後~Boyle的簡單提醒只是讓我們避免走火入魔,陷入只練「功能」,但卻忘了「基本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