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臉書發文圖片.001.jpeg

無痛打造「人間胸器」

 

無論是男女都會想要有強大的~「人間胸器」

 

此時我們常會用最傳統的方式~「槓鈴臥推」來強化

 

雖然臥推有許多爭論,例如肩胛骨不能移動,所以會建議用「伏地挺身」來取代。

 

我個人對於單手單腳伏地挺身與單腳深蹲,請參考~

https://y93822.pixnet.net/blog/post/351435487-「純單邊」的力量訓練

https://y93822.pixnet.net/blog/post/351447781-「動作刻蝕」的f5與「單手單腳伏地挺身」和

https://y93822.pixnet.net/blog/post/352653712

 

 

或是我個人在訓練「結束前」會用Pigeon Press(雙手托住壺鈴)來強化~以避免對肩膀造成過度壓力。

 

請參考~https://youtu.be/40BNMd3REUA

 

但不可否認的一件事~槓鈴臥推的確是能夠讓你的胸器最有感與有效的方式(但還是要提醒一下,請別忘了訓練之目的為何喔?)

 

這幾天讀了Dr.Michael Hartel所提醒的在臥推時可以注意到槓鈴的「路徑/軌跡」來強化與預防傷害,覺得很不錯,因此與您分享:

 

我們都知道槓鈴硬舉、深蹲或過頭推時,槓鈴需要離身體「越近越好」,因為這樣可以「減短力臂」,才能達到最大功效。

 

但臥推呢?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從鎖骨(起點)到胸部(止點)

 

但這樣好像有點「浪費」力氣😭

 

因此Dr.Michael Hartel提供三個小技巧來強化:

 

1.增加「胸椎伸直」能力

 

還記得在SFL課程當中,當時我的老師Jason Marshall就有提醒在臥推時胸椎伸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這也是我們現在許多人都會有的問題。

 

剛好前幾天有分享Mike Reinold的胸椎做功能力,請參考~

 

 

但在壺鈴應用方面~我個人會喜歡用PullOverArm Bar這兩個動作來強化,相關細節會在壺鈴僻靜營「活動度部分」與您分享。

 

2.雙手打開與肋廓為「45度」

 

這也就是之前有分享過John Rusin所提的「肱骨提攜角」,當然每個人的角度都會有些不同,相關細節會在壺鈴僻靜營「推系列部分」與您分享。

 

但在槓鈴下降與上升路徑過程中,Dr.Michael Hartel提醒我們通常在下降時都可以保持約45度,但在「上升」時,卻有可能會手肘會「打開」。

 

這將會讓槓鈴朝「臉部」而來~因此可能會導致肩鎖關節(AC)受傷。

 

3.槓鈴與身體接觸點~在乳頭與劍突之間:

 

Dr.Michael Hartel稱這個區域為“Golden Area”~這是為什麼呢?

 

他認為當槓鈴能「碰觸」到這個區域時,代表上述兩個要點都有做到!

 

相反地,若沒有碰到,就代表可能有一點沒做到,或兩者皆有喔!

 

SFL課程回顧,請參考~

https://y93822.pixnet.net/blog/post/35143641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