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3336.png

IMG_1160.jpeg

IMG_1123.jpeg

很多事,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了

 

昨天收到Karen Smith回覆,我三月初到美國參加的SFBStrong First的自身體重訓練)課程,當中唯一未通過OAOLPU(單手單腳伏地挺身),已補考過關🤗

 

雖然當時很難過,因為自己覺得已經做到標準,但在她的眼裡,我就是差那麼一點點點點點~但沒關係,很多事情是需要花時間來精通地。

 

而這是我完成Strong First所有證照的最後一張~集好集滿!

 

依據宮廟捐款的概念~SF裡應該有根柱子是我捐的吧🤣

 

這三年來,跑了四個國家,跟著不同的Master Trainer學習,每每都讓我收益良多。

 

2017年:韓國-SFG L1 觀察(John and Mark)。

2017年:台灣-SFG L1認證與翻譯(John and Jimmy)。

2019年:美國Oakland-SFL認證(Jason)。

2019年:美國San Diego-Plan StrongFabio)。

2019年:澳洲Sydney-SFG L2認證(Shaun)。

2020年:美國洛杉磯-SFB認證(Karen)。

 

這幾張證照,除了SFG1是當場通過之外,其餘三張都是有一項差一點點通過,老師們都希望我回來後能夠多花點時間來體悟😭

 

但真心感謝這樣的「過程」,因為若沒有它~證照就只是一張「紙」而已。

 

也因一點一滴逐步地「累積」,讓我確實地「學習」到~「力量」真的是一項「技巧」。

 

畢竟無論是壺鈴、槓鈴或自身體重,都只是幫助我「更強壯」的「工具」而已。

 

在過程中,我與自己身體的「對話」,就像是呵護一株幼苗,需要時間來耐心等待。

 

而這幾年「周旋」在這三項工具之間,也更讓我體會到身體所「需要」的部分。

 

例如當只有鍛鍊力量時,體能狀況會逐漸退化,當然~不斷換槓片也是鍛鍊體能的好方法,但跟壺鈴Snatch比起來,嗯,還是有差😢

 

或是專注在壺鈴時,力量就會退化一些些,而這又會影響到壺鈴技巧的掌握。

 

或是當出門在外時,沒有這些工具就無法鍛鍊了嗎?

 

但別忘了自己的身體+地心引力就是最好的「訓練工具」。

 

特別是透過單手單腳伏地挺身和手槍式深蹲,都讓我特別體會到「身體限制」因素,因為這與能夠臥推或背蹲舉很重是截然不同。

 

因此,我想「專項」運動或訓練將會決定你的身體~運動方式沒有「對錯」,只有你到底想要「什麼」?

 

最後,「證照」很重要嗎?

 

我一直都有「收集」的習慣,但我太太說,除了老婆不能收集之外(只能有一個),其餘都可以🤣

 

所以呢~從CPT就開始收集了各家,到壺鈴也是,然後是各個課程,哎,這真是一條不歸路😭

 

但這就跟「學歷」一樣,很重要嗎?

 

我想可以分三點來說:

 

1.敲門磚:

在許多高談學歷無效論的今天,請想想看一件事,你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介紹」自己,畢竟,沒有人有時間聽你「慢慢說」。

 

或許學歷只是一張紙,但這是跟別人證明你曾經「努力」過,當然,後續的發展是看自己的態度、反應或持續學習......

 

2.遇見同領域的高手:

以前曾聽人說過,哈佛厲害的不只是教授,而是你的「同學」。

 

說真的,每次參與各項研習課程時,無論是在國內/外,都可以看到許多很厲害的高手,這一再再地都給予自己很多的「刺激」,真的是「學而知不足」。

 

3.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很多時候也不知道自己這樣能夠得到什麼,但我始終相信~不是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下去就會看到希望」。

 

後記~

 

我想很多事,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了,特別是在疫情還在世界各地燃燒的階段。

 

家人之前覺得「為什麼」要這樣東奔西跑,但以目前的狀態來看,這一兩年應該不太有可能出門,或許透過網路仍然能夠持續學習,但我想還是提醒自己,很多事,不要一直「等」下去。

 

把握當下,珍惜當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