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臉書發文圖片.001.jpeg

 

多年前Dan John提醒我們訓練中可能缺少的部分~提起重物來行走(農夫走路)。

 

後來也滿多人提出到底需要「提多重和走多久」~例如至少要能提起自身體重來走30秒或更進一階-兩倍體重走30秒。

 

但農夫走路的好處到底在哪裡呢?

 

第一個當然是「美姿美儀」🤣~因為你就會「好好地」走路,當然身為教練你可以從觀察走路的步態分析來了解到很多問題可能會從「腳底而起」,就像保保老師在壺鈴僻靜營當中所說的「下肢的悲慘排列組合」。

 

第二個應該是「握力」~現在科技的發達,我們的手指頭大概只剩「滑手機或按開關」的力量😂,但誠如Pavel所說過的,你想要讓身體強壯,先強化三個地方-握力、臀部與核心。

 

說到核心~就會想起Stuart McGill所說過的一段話:

 

當他每次跟許多頂尖運動員合作時,都會學到許多~特別是運動能力。

 

例如大家都知道當你有個強壯的核心時,就能夠增強身體的力量~從經驗上來說,的確是如此,但這樣就「不科學」了🤣

 

所以他從大力士比賽來研究分析~

 

首先他測量運動員的力量能力~其中一項為「髖外展」。接著他量化各項測驗、力量的需求和關節力學機制等等。

 

他發現在例如Super Yoke或提重物行走時,髖外展的力量需求「大於」關節能夠創造出來的。

 

那就有趣了~我們如何產生超出關節所能產製的力量呢?

 

以Super Yoke來說~那麼大的重量壓在你的肩膀上面,所產生的負荷是直接透過脊椎與骨盆就直接到你的支撐腳,這樣另一隻腳才能夠往前走(你需要髖外展來橫向地提起骨盆),然而這樣的力量要求遠大於髖部所能產生。

 

而這所缺少的力量部分就來自「核心」~因此才能支撐擺動腳的腰方肌和腹斜肌。

 

想想火熱的世界杯足球賽~看著每位球員展現華麗的腳下功夫時,就會想起他們的核心應該非常強大,這才能幫著他們的髖部產製強勁的力量。

 

所以McGill才想說如何幫助選手在重訓室來強化這所缺少的部分~也因此發現單邊(不對稱)農夫走路是很棒的訓練動作。

 

若用壺鈴的話~除了原本大重量提攜,你也可以用「架式」或Bottom-Up或高舉過頭來行走。

 

我滿喜歡在休息日安排Bottom-Up,畢竟你無法每天都都都大重量,除了可以幫助到臥推,還可以訓練「專注力」喔。

 

最後~祝福您都能擁有健康與強壯的身體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