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中,『時間』是最重要的一切,不論你貴為九五至尊或是販夫走卒,大家的時間都是『相同』的,這真是感謝老天爺,讓我們平凡老百姓至少有樣東西是『公平』的。但我們是否都被『時間』給綁架了,想想下列的場景是否很熟悉,每天一大早被鬧鐘吵醒後,匆忙地買個早餐,並且狼吞虎嚥後就開始忙碌的一天,然後就趕著送孩子上學,然後上班、開會、拜訪客戶,一到中餐時間不是隨便買個東西吃就是忘了吃,並且在一整天中喝了一堆的含糖咖啡因飲料,一直到下班後,突然覺得壓力釋放(或根本沒有)就準備好好享受『豐盛』的晚餐。那麼至於睡覺呢,秉持著生前不必多睡,死後更有長眠的精神,因此就不太注意了。然後隔天早上,當鬧鐘再度響起時,我們又拖著疲憊的身心繼續在這人世間『窮忙』—但殊不知這在我們的身體中已經造成了相當『混亂』,不論是腰圍變大、三高併發或全身充滿無力感。
這個月的ACE有篇由Pamela M. Peeke撰寫,探討我們是否應該遵循『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s)來讓我們更加健康,讓我想起年輕時因較不懂事,休假時常玩到通宵達旦,因此父親常體醒我的,不要『日夜顛倒』是有其道理的。因為我們能夠存活下來,就是靠著身體內的生理時鐘(Body clock)能夠與宇宙萬物同步運轉而來的。因為以演化的角度來看,畢竟在過去兩百萬年,我們的老祖宗在愛迪生還沒有發明電燈之前,都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
這篇講到最原始的關鍵就是我們能夠按照生理時鐘來『進食』,這樣產生的骨牌效應可以重新調整睡眠、日常生活作息與新陳代謝效率。腦的上視神經交叉核(SCN)是作息時間的調整中心(同時掌管了全身37兆的細胞生理時鐘)。而SCN的20,000個神經元掌管了身體的日常節律,包括了睡眠、日常生活、注意力、賀爾蒙調節、身體溫度、免疫功能和消化。
2017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的三位科學家,在透過了解生理節律的分子機制,得以繼續了解動植物及人類的生理節律,以及找出生物何以『預測』和『適應』環境改變(例如光線)。而這些研究將有助科學家未來找出生理節律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因此很明顯地我們都應該要回歸宇宙自然,但該如何做呢?ACE這篇文章中提到首先我們應該從吃開始,因為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不論你在忙都要停下來,就是『吃』,但現在許多飲食法或營養專家幾乎都在強調要吃『什麼』(what)與吃『多少』(how much),但沒有很多人花時間來瞭解自己到底應該要『何時吃』(when)。
目前由Satchidananda Panda博士所領導的團隊,在針對『太晚』吃會影響晝夜節律,進而導致肥胖的機率。在2012年他做了一項研究,針對兩組老鼠進行實驗,都是吃空營養與高熱量的飲食(類似美國人飲食),但其中一組可以在24小時內隨時隨地想吃,但另一組卻只能依據老鼠的晝夜節律,只有8小時能夠進食,其餘時間都不能吃東西。實驗結果,即使所吃的總熱量是相同的,但隨心所欲的那組卻明顯增加了許多體重並且有糖尿病,另一組依據晝夜節律進食的,體重只有增加了一點點,但沒有新陳代謝的疾病。因此結果很明顯的就是可以減重與對抗疾病。另外在研究過程中,有將一些隨心所欲組換到晝夜節律組,體重隨即下降許多。這也證實可以運用晝夜節律來對抗肥胖。
如果我們可以接受『晝夜節律』這個概念,那麼就會想說,哪個方法對我們『最好』呢?現在有許多斷食(禁食)的飲食法其實也是運用這個概念而衍伸出來的,因此與其相信某種方法,倒不如找到背後的根源,了解來龍去脈。畢竟,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都喜歡最好的、最大的、最甜的、最有效的。但事實上,想想我們的老祖宗在野外叢林內,每天所遇到的狀況與挑戰都不盡相同,我們身體內建的基因早可以讓我們適應各種狀況了。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老祖宗每天至少會有12小時的時間是沒有吃東西的。
那麼沒有進食的階段,身體在忙什麼呢?日本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教授,因為發現『自噬』作用機制,因而獲得2016年的諾貝爾生醫獎桂冠。雖然發現這個作用已經好幾十年了,但因為大隅良典教授讓我們知道:自噬作用可以調控飢餓狀態下細胞內非重要成分的消化及再利用,以及參與移除細胞某些成分以提供空間給新成分的各種生理過程。此外,自噬作用是清除入侵微生物及毒性蛋白質聚合物的重要細胞機制,因此在感染、老化及人類疾病的發病機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此外Mark Mattson博士也發現在12-16小時的未進食,可以同時降低身體脂肪、胰島素和血糖濃度。他同時更近一步地發現可以對抗中風和減緩認知下降(例如阿茲海默症)等。
說真的,只要小小地『改變』,或者說是『回到』以前的作息,就可以讓我們解決當代所遇到的許多問題。或許每項研究都很有可能被之後的研究推翻,但問題是,我們可以思考其中最重要的論點,並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喔。這也難怪,乾隆皇帝因奉行過午不食,所以即使有後宮佳麗三千,還可以有這麼『棒』的身體😄,這真是老祖宗的智慧啊。因為目前西方醫學所證實的,有許多在黃帝內經或古書中都有類似的記載啊。感恩老祖宗、讚嘆老祖宗,只是晚輩不孝,沒有用科學化來證明您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