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你「受傷後」如何訓練呢?

 

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呢?

 

受傷或生病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事,畢竟明天與「無常」誰先來~沒有人知道。

 

只是很多人當受傷之後,都會想要等到「完全康復」之後再開始,這絕對是沒有錯的,而且是要聽從「醫囑」,不要自己當醫生或聽信江湖術士。

 

但我想提醒的一點是,若你受傷的是右腳/手,那麼你還有其他「三肢」可以訓練,這可以加速你的康復速度~詳情請參閱大夫訓練

 

我自己這些年來的經驗,有幾點可以分享:

 

1.可以使用「等長收縮」訓練來強化

 

舉例來說,很多客戶都有「膝蓋」疼痛的問題,無論是因為過度使用(例如馬拉松或登山)或是退化的關係,膝蓋因此無法有較大的角度可以訓練,這時候我都會建議先從「等長收縮」訓練開始,就像你想到核心的等長收縮就是棒式,那麼整條腿是否也可以像棒式一樣收縮呢?

 

2.可以使用「彈震式」訓練來強化

 

舉例來說,很多客戶都會有「肩膀」的問題,有時候是某個角度不舒服或是無法舉起重量等等,這時候我會建議從彈力帶的Arm care或因為孩子打棒球,所以我這些年找了蠻多相關彈震的器材來訓練,先從較深層與較小的肌群來訓練,然後再慢慢地逐步向上。

 

3.可以嘗試不同「面向」訓練

 

例如我們都習慣訓練「矢狀面」,或許可以加入「額狀面」或「旋轉面」,例如下肢可以加入「側向訓練」,如彈力帶螃蟹走路或是肩膀在推舉時不舒服,是否可以多加入「拉」系列的訓練。

 

4.訓練「核心」~無論是直接或間接

 

我知道這有兩派說法,這些人都是可以硬舉接近五百公斤的人,有一派會說大重量就是在訓練核心,另一派會說他是因為有一直訓練核心才可以舉起大重量。

 

這些我都尊重,但我這些年所閱讀加上經驗告訴自己,你可以思考一下~核心的功能-就是當它運作正常時,脊椎、骨盆和甚至肩胛都能正常地產生/減緩力量。

 

而這就是動力鏈的概念~所以你可以先檢視一下自己的動作是否有代償現象,然後再決定是否要加入核心訓練喔。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健康與強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