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要練硬舉...
因為大家都在練嗎?🤣
那為什麼大家都要練呢?
因為這可以幫助你將物品從「地上」拿起來~請記得,你在重訓室所練的每個動作都應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樣你就不會迷失到底要練什麼了以及為什麼要練這些了。
好的,回到硬舉,這是髖鉸鏈系列中的「力量」訓練,「盪壺」則是天秤另一端「爆發力」的訓練。
但你如何「準備」好硬舉呢?
硬舉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就是它沒有「離心負荷」來讓「向心」階段準備好,就像先將彈簧往下壓,讓它產生更大的張力,例如槓鈴背蹲舉會先有向下,然後再向上的階段。
因此,我們就必須要自己「先」產生好張力,也就是常聽到的「坎入」(Wedge)概念~讓身體坎入槓鈴與地面「之間」。
這個概念說起來很簡單,但在一開始的時候會有一些步驟需要確實執行,相信透過練習後,你一定能夠「安全」地訓練喔。
首先你的髖部要在肩膀和膝蓋中間,然後背部與頸椎成為一直線,槓鈴在要腳掌中間的上方,這時候你的肩膀會在槓鈴「前方」一點點~當你要坎入時,「脛骨」就要往槓鈴推進,「同時」肩膀「往後」回到槓鈴正上方,也就是啟動闊背肌(想像雙手要折斷槓鈴),然後「雙腳」用力往地面踩下,很多人不敢做是因為怕往後跌倒,所以你的「腳趾」要抓緊地面。
最後,你會聽到「喀」一聲,這代表你已經「人槓合一」了😂~也就是槓鈴從槓片孔的「下方到上方」了,這時候你應該會感受到從腳底⇒小腿後側⇒大腿後側到臀部,然後一路往上到提肩胛肌都是「繃緊」的狀態~這也是「張力」在起槓前最重要的部分。
因為我看過太過人每次硬舉完就喊「下背痛」,你可以觀察他們的起點,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有時候即使是張力都已經Set好了,但身體還是會不自主地「反射性屈肘」,然後想要「猛然」拉起,通常這樣就「中了」😭。
同樣的概念,用在「盪壺」也可以讓你更安全的訓練,而不會練完後常常腰痠背痛喔。
你的「起點」決定了一切!
若你想要了解更確切地瞭解壺鈴訓練或發力的技巧,歡迎參加CRSC壺/棒鈴訓練營,我不能保證很輕鬆就學會(天底下沒有輕鬆就學會一件事,但可以有效率地學會),但我敢保證你會很有收穫。
最後~祝福你有個健康與強壯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