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發文圖片.‎001.jpeg

 

在肌力訓練的世界或棒球界對於「投手的練習內容當中,是否需要加入跑步呢?」~一直有著很熱烈的討論。

 

在日本傳統的觀念當中~維持理想投球姿勢的關鍵,在於有沒有穩定的下盤,而透過強化跑步這項訓練,可以幫助投手打造穩固的下半身。

 

但在肌力訓練的世界裡~卻認為這是非常沒有效率的訓練,因為跑步的有效性是沒有科學根據和落伍的觀點,或者若要鍛鍊下半身,還有其他更有效的訓練(例如大重量深蹲或硬舉)。

 

這是我們這些年來常看到的爭論😭

 

但最近在閱讀和田毅的練習,拉近了我與天才的距離這本書當中,他提到了自己的經驗與看法,我覺得很不錯,因此與您分享。

 

練習~是我們達成某項目標所採取的手段而已,所以我們應該先帶有問題意識來「思考」,我是為了什麼而跑步、揮棒或肌力訓練?

 

畢竟沒有先確立目標~就會像是汪洋中的一條船,茫茫然地找不到岸邊。

 

而且世界上也「沒有」只要做哪一種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訓練」。

 

例如,常會聽到很多家長要孩子長高就不斷地跳繩🤣,但卻都沒有思考孩子的身體狀況(腳踝活動度或肢體協調等)是否適合?

 

就像每次有人問我若是在一個小島上,只能選擇一種訓練,我會選哪一個?

 

我通常會說~游泳,因為我想要趕快離開那個小島😄

 

好的,回到和田毅的想法~他是「支持」需要將跑步納入訓練。

 

因為當人持續跑了一陣子之後,不只身體會感到疲累,還會出現下顎抬高、體幹歪斜和抬不起腿的狀況,這跟他投了很多局之後產生的現象很相似。

 

所以他為了讓自己能夠在感到疲累時,依然維持穩定的投球姿勢,所以會加入跑步訓練。

 

所以他即使在跑步時,也要隨時注意姿勢是否正確,不能漫不經心,腦裡只想著「好累喔」的態度來跑步。

 

這也是我個人在跑步時「不會」聽音樂或想其他事情~以前會這樣,但慢慢地發現自己不是神童,無法「一心二用」,所以包含在上廁所看書這件事也戒掉了。

 

還記得Dr.kelly有提過,想要讓動作原形畢露,只要將「重量加上、速度提升或疲勞累積」即可。

 

當身體累積疲勞之後,原本應該使用到的肌肉會「開小差」,就會由其他苦命的來幫忙~這就是代償現象了,當你代償久了,大腦就養成「習慣」了,那麼你就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姿勢跑掉的現象了。

 

當然,回到前面提到~不是跑步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畢竟還是有運動員不需要跑步就可以有很好的表現,因為我個人相信沒有「一體適用」的訓練方法,一切都要客製化。

 

否則把大谷翔平的訓練方法套在每個人身上,那麼所有人都會成為大谷翔平嗎?

 

例如大夫訓練的吳肇基醫師在壺鈴僻靜營的專題講座~以阻力訓練為主的中老年肌力訓練中,有提到他在心肺訓練時會以心率來當評量的基準。

 

我個人在衝刺/心肺訓練時,也會讓心率降到120以下,才做下一趟/組的訓練,從這當中也會看到每個人的恢復能力/時間都不盡相同~這不就是訓練需要客製化的原因嗎?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擁有健康與強壯的身體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