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要訓練鏡子「看不到」的肌肉,是這些年來大家的共識~無論是背部或臀部。
再加上肩膀也是目前常見的關節疼痛位置之一,因此大家就較為注重上半身推/拉比,從之前的1:2到John Rusin的1:3,其目的都是希望大家能夠「平衡」。
這幾天看了Eric Cressey提醒一個部分~
1.我們是否有先想過每個推/拉動作的目的?
例如同樣是水平推~臥推與伏地挺身/Cable/懸吊式對於肩胛骨的活動範圍就不一樣。
2.每個人身體都是不一樣的狀況~能否一體適用一定的比例?
例如在過頭運動為主或軍人常見的軍人姿勢~也就是肩胛骨較為集中(菱形肌較為強壯),此時若再強化「拉」的動作模式,那麼可能就較為不適宜,因為肩膀需要外旋和前凸的訓練,此時「推」的訓練比可能就需要更多了。
這對我們的課表設計會有很大的幫助喔~
祝福您都能擁有健康的肩膀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