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訓練是你「現在」的狀態,但「恢復」則是你「將成為」的狀態。
這是上週有分享過Scott的一篇文章中所介紹,請參考~https://y93822.pixnet.net/blog/post/353171502-如何保持不斷進步,但又不會造成過度負荷?
但我們如何有效地「評估」自己是否有恢復了呢?
除非你是職業運動員(而且還要是頂尖Aka收入很高),才能有專業的評估系統與方式。
但你我都是一般的凡人,我們該如何評估或照顧自己呢?
之前有分享過Dan的小方法,就是在早上起來時,可以點點字,看看自己的反應是否有降低。
這幾天則是讀了Geoff在「訓練」中就可以評估自己是否有恢復?
請記得~不是你可以「吃下多強大」的訓練,而是你是否能夠從那訓練中「恢復」。
但你知道最簡單的評估方法是什麼嗎?
就是在你的訓練當中~強度(Density)
1.在相同時間內可以做「更多」的訓練。
2.相同的訓練只需「較少」的時間。
這個概念為什麼好呢?
因為你可以從「每次」的訓練檢視成效。
舉例來說:
如果你昨天的主訓練為30分鐘完成55下的雙壺Clean&Press(請挑選合宜的重量~你懂地),假若兩天後你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57下,那麼你就恢復得宜囉!
但相對地,你若只完成50下,那麼......你懂地!
我想這也是很快的方式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的狀況,特別是可以「避免」受傷。
這是怎麼說呢?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為了完成課表所「預計」的次/組數,所以就有可能會有「偷吃步/代償」等現象,而這就是傷害的來源之一啦!
最後,祝福您能從訓練中得到最佳效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