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蘭我們有不老棒球隊,但這次來到沖繩遇見了...更強大的「不老」棒球隊~年紀都超過「八十歲」。
沖繩的美就不用贅述了,每天在這陪著孩子練球,過著既簡單又充實的生活,球場內會遇到相當多美好的事物,例如這一天遇到了許多超過八十歲的長輩來練球。
怎麼會知道他們的年紀呢?
因為他們聽到我們從台灣來,聊著1895年到1945年這段期間~最有名的Kano。
題外話,我很感謝能夠活在承平時期的年代,真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千萬不要覺得戰爭離我們很遠,一個颱風來稍微停個水電,我們就受不了,想想看真的打起來的時候...更何況颱風很快就會過去,但「戰爭」是不知道哪天會「結束」的。
回到這群長輩~最讓我感動的不是他們來打球而已,而是他們是非常專注在「訓練」上,從熱身開始的每個動作到體能訓練,都是非常嚴謹的,例如會在衝刺訓練加入反應訓練,這些都是相當有規劃,這些都讓孩子學習到何謂真正的練球(不是一到球場甩甩手後就可以丟球了😭)。
這也讓我再次想要提醒大家一件事~讓我們變老的永遠不是身體,而是「心態」!!!
另外更可怕的是在職場或任何組織...很多人會因為「較早到」而顯露出老的心態😭,但你會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永遠保持「學習若渴」的心。
明明大家都想「長生不老」~但卻又常常顯露出「老態龍鍾/老江湖」,真是滿弔詭的一件事!🤣
隨著歲月的洗禮,很多時候我們會很自然地覺得力不從心,這時候我們通常會很自然地「接受」這個事實,再加上我們對於「長輩」這個角色就是要「慢」,所以「一切就慢下來」了,然後就...停止了😭。
即使是在運動方面,我們看到長輩也多是打打較慢速的高爾夫、槌球或是走走一萬步與甩甩手等等。
但卻很少看到長輩做衝刺、跳躍或甚至是體操等訓練?
這我實在是不太懂~是因為怕跌倒或受傷,還是心臟沒力嗎?
我們從小都知道~缺什麼就補什麼...所以阿爸阿母就常會給我吃雞睪丸或豬腦來補一下🤣,所以現在不管是肌肉或心臟沒力,是不是應該也要來補一下,但不是用吃的啦...
在「大夫訓練」當中有提到,隨著年紀增長,我們「流失」最快的就是「快縮肌」,然而我們卻不斷地訓練「慢縮肌」~例如因為長輩過紅綠燈需要「較久」的時間,所以就「延長」時間...為什麼沒有試著想過讓長輩「快」起來呢?
當然這不是要長輩「突然」地就「跑」或「跳」起來,甚至是翻滾(畢竟這也不可能),而是希望能夠透過「有規劃的訓練」讓長輩可以循序漸進的快起來。
根據我這些年來的訓練長輩的經驗,很多長輩的「動機」其實都很強大,因為他們會發現透過訓練之後,在與同年紀的朋友出來聚餐或出門時,他們是有多麽的「與眾不同」喔。
最後~祝福大家的「心」都能永遠「長生不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