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根據「身材比例」來調整你的硬舉起點

 

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到自己在做某些訓練動作時會特別得心應手,但某些就不是那麼地順......

 

當然這除了你本身特別喜歡練某些動作外🤣,有沒有想過可能是自己身體結構或比例可以調整一下來讓不順的變順呢?

 

例如以硬舉的「起點」來說,我們身體的結構和比例就佔了很重要的關鍵因素,這幾天閱讀了Muscle and Motion的一篇文章,當中就簡單地說明其中差異。

 

當我們想到硬舉的起點時,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例如手臂長度、髖部活動度或骨盆結構等等,但這篇文章以「四肢長度和軀幹長度」來說明。

 

首先我們可以先想想看所有教科書硬舉動作的起點,示範的人通常四肢和軀幹的比例都是很平均,所以槓鈴通常都會在足弓的上方與肩胛骨的下方~簡單來說就是三點會在一線上。

 

有一篇研究若是軀幹佔了超過身體的32%或是腳超過身體的49%,那麼可能會影響硬舉的動作。

請參考:

 

因此若是您的腳較長(軀幹較短):

 

那麼您在硬舉時,髖部應該就會比教科書上的位置還要「高」一點,在為了要讓肩胛骨、足弓和槓鈴在一線上,那麼軀幹就需要多一點點的水平位置,也就是髖部需要屈曲更多一點。

 

這時若您的膕繩肌較緊繃,就很難做出較好的硬舉了。

 

或是您的軀幹較長(腿較短):

 

那麼您的髖部應該就會比教科書上的位置還要「低」一點,所以膝蓋就會屈曲較多,也就是很多人認為像在深蹲的感覺(用到腳往下推的力量更多)。

 

所以有篇研究就指出這樣的身材比例就較適合相撲硬舉的方式。

請參考:

 

這些小小的細節都是讓我們可以在更好的狀態下訓練,除了達到原本想要的效果,更可避免受到傷害喔。

 

最後,好快~今年馬上就要過完了,感謝您長期對我的支持,這個年度因為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所以較少寫文章與您分享,但還是要再次感謝您。

 

與您分享我很喜歡的這兩句話~

 

Strength has greater purpose.

 

In case civilization is temporary.

 

2023年還是驗證了這句話,雖然我們活在這麼祥和的寶島,但是忘戰必危!

 

因為這麼舒適與安全的環境可能會一夕之間就不見了,所以我們要做好準備隨時面對可能來的挑戰。

 

但是除了有點負面,或許我們可以想想正面的部分。

 

在斯多葛主義當中,提醒我們死亡是無可避免的,但我們並不是因為這樣就聽天由命,反而是提醒我們要~活在當下,每一天都要活得像完整的一生。

 

祝福您有個美好的元旦假期,明年度還是請多指教與支持!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