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以前傘訓教官所說的一句話~無論你的官階多大,跳出機門後,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因為你這時候還在想該怎麼做會比較好時,一切都太遲了😭
這就像當你「在」盪壺「時」,無法再思考哪裡要出力,哪裡要煞車,一切都只能相信自己身體的「肌肉記憶」。
作者給予所有最高等級打者的建議都是「自己」是最重要的教練~這並不是指你就不需要跟他人學習,而是你自己才能將所有學習到的資訊「整合」起來,並且「應用」到實際狀況。
古老的智慧告訴我們~棒球就是一個比誰能夠快速「調整」的比賽。
打者必須要知道哪些是必要,哪些是不必要的調整~特別是「什麼」需要調整、「何時」需要調整以及「如何」調整,而這一切都從「自我學習」開始。
作者以西雅圖水手隊一位投手(Jamie Moyer)為例,他並不是一位超級無敵厲害的投手,但卻能夠非常有效率的解決打者~因為他會「研究」打者的動作模式、優點和缺點等等。
然而他研究最特別之處並不是這些優缺點,而是這些打者「從不」調整/改變🤣
別忘了,投手只是攻擊打者「允許」他們攻擊的地方😂
所以呢,當打者很掙扎時,應該要避免超過兩星期都沒發現自己的弱點,當然若可以在每場表現不好的比賽後能夠發現最好,理想狀態則是「每一球」。
所以作者有幾點可以讓打者來「自我教練」:
1.打者在打擊時必須要能快速地檢視「發生什麼事」:
沒有人能夠知道你到底在「想」什麼,也沒有人能夠在你打擊「當下」指導你~
所以每一球在進入打擊區「之前」,先想想是心理還是生理,又或者是力學機制的問題~當進入後,就相信自己的身體吧。
2.打者必須要能掌握自己的「思路」:
作者回憶在馬林魚隊擔任教練時,當時隊上有位超級強打者陷入在兩好球後,會被快速球給「凍住」三振的情形,因此在發生幾次之後,他就問這位強打者:你是不是在「猜球」?
這位強打者回答:是的~因為有幾次在兩好球之後,他會追打一些超級壞的變化球,所以他就會養成「猜」球的習慣。
但很不幸地,他這樣又讓他陷入另外一個尷尬的場景~站著被三振。
所以作者提醒他,下次再遇到兩好球時,先叫個暫停,退出打擊區,先想清楚最重要的一件事~See the ball,然後再進入打擊區。
因為看見球進來,比想什麼球會進來還重要!
3.打者要用「正面」語句來教練自己~也就是告訴自己要做什麼,而非不做什麼。
這無論是教練自己或在訓練時提醒客戶,甚至是教育孩子時,我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一件事。
還記得有個例子,當你跟孩子說~「不要」想黑象,他的腦海會出現的就是......黑象,換句話說,若你直接跟他說白象,那麼他的腦海就會出現白象。
作者舉例前運動家隊外野手-Michael Davis有陣子會告訴自己不要追打較高的快速球,但是當較高的快速球出現時......他還是揮棒了😭
因為他的內心聽到的是......快速球,而不是不要追打~因此後來他換成~看清楚球。
作者以勇士隊Andruw Jones為例,他受惠最多於Merv Rettenmund這位打擊教練~因為這位打擊教練不斷地提醒他......你就是自己最佳的教練,因為是你要上場去打啊。
最後,我們若無法「意識」到問題,那麼將無法解決問題!
打者的意識最重要,因為他必須學習到自己在想什麼以及身體的感知為何,這樣才能「整合」所有的建議來調整自己。
而這若是用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是相當適用~
感謝71投打學苑教練每週對我們父子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