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鈴Snatch是極具「爆發力」的動作,但壺鈴「把手」的設計,就是讓你能夠進行「多次」的反覆訓練~也就是「速耐力」的訓練。
但通常在壺鈴Clean或Snatch時,會讓我們「無法」持續下去的,常常是「手掌」承受不住~無論是握力或破皮😭
而造成這樣的情況,通常不是出現在「往上」階段,而是在「往下」階段,也就是你要進入BackSwing時,繼續另一下或是要將壺鈴放下來時。
而這時候,強壯的「握力」與手臂和軀幹良好的「鏈結」將可以提供您強大的穩定性和自信心🥰
在此可以特別注意到平時練習「推舉」時,你的手腕與前臂和身體的鏈結,因為很多人會將手指「放開」,但這樣就無法產生「放射理論」,也就是前臂的「屈肌」-三頭肌-闊背肌~這條動力鏈的穩定。
而推舉又跟「上膊」有關~老話一句,你的上膊有多強大,推舉就能多強大。
這是因為當你在上膊到「架式」時,手指會有兩個壓力點:
1.大拇指與食指:啟動二頭肌。
2.小指:啟動三頭肌。
所以當壺鈴在你的手掌正確位置時,將能夠產生更穩定的力量。
但這些跟我們今天的主題有什麼關係呢?
根據Dr.Kelly的「隧道理論」,當你進入正確的隧道口,那麼就比較不容易從錯誤的隧道口出來,也就是當你能夠正確地「抓住」壺鈴往下時的那一瞬間,那麼將能有更好的下一次「準備動作」,而且也不容易讓你的手肘與下背部「受傷」。
因為我們常會看到在壺鈴要往下階段時,有幾個現象:
1.接住的那一瞬間會「太晚」出現~也就是壺鈴已經低於胸部,然後才準備將手握緊,這樣在重力加速度的情況下,通常會低於腰部才握緊,因此下背部就容易造成傷害。
2.壺鈴「往外」拋,產生「弧線」~而非讓它盡量靠近身體往下,這也是很多人會在往上階段時,因為用了「盪壺」的概念所造就而成,別忘了,Clean或Snatch並不是盪壺+上拉喔😭
3.小指未啟動/徵招~也就是僅依靠大拇指和食指,前面有提,小指會啟動身體「後側動力鏈」,而這也能讓手臂有更充分的力量分配,避免提早出現力竭。
4.手肘往前~前面幾點綜合起來,可以注意到手肘位置,當手肘越靠近身體時,肩膀可產生更佳的「力距」現象。
最後,還是提醒一下,請在訓練時多注意自己動作的小細節,相信這會讓您更容易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