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nguage of Coaching⟫第三章節~記憶(力)
Dr. Endel Tulving曾說過:「記憶是讓我們可以從過去的經驗中獲得益處」!
但我想這前提是在經過「正確的學習」之後「儲存」下來,並且有「意識」的運用,否則就會發現歷史(錯誤)都不斷地「重演」😭
還記得小時候最想要的禮物~「記憶麵包」,當時真的以為有這樣的東西🤣,畢竟誰不想要「過目不忘」!
因為老師都是要我們「背起來就對了」,也沒有說「為什麼」,除了國文歷史地理要背,連數學理化也要背😢
長大之後,接觸了不同的課程,才知道原來記憶是有「方法」,並且可以透過訓練來強化~只是進入了中年,好像已經有「新的記不住,舊的忘不了」的現象,這該怎麼辦😅
例如在本章節開始就有小測驗來考驗自己的記憶力(短期與長期)。
●「短期」記憶力測驗結果證明無論資訊量多寡,只要資訊是經過「整理」,並且有「邏輯」的呈現,那麼就較容易記住。
例如給與30秒來記住15個單字~嗚,我只記住6個。
但若這15個單字是經過整理,並且是有相關聯性,那麼記住的字數就更多了,因為我可以透過「聯想」來回復記憶。
而這也是我「逐步口譯」時所使用的方法,否則常會遇到一開口就忘了要喘氣的講師,真的會把腦細胞給殺死。
●「長期」記憶力測驗結果證明我們通常都較容易記住「新奇」、「有趣」或「很重要」的事物,但對於一般性事務則可能較沒印象。
例如請你回憶過去幾年中去過的度假地點或人生中第一部車,可能很快就能回答出來。
但若是回想上週五早餐吃什麼或當天穿什麼衣服,則......,請別難過,這不是你的記憶力不好,而是這些都是「例行公事」啊。
這也難怪常要給老婆「驚喜」,否則她都沒有覺得老公很認真......😭
但說了這麼多有關記憶的事,那麼這跟教練有什麼關聯呢?
因為我們都想讓客戶/選手有「難忘」的運動表現或課程體驗,然而我們沒有高科技可以直接「植入」他們的腦中,哪該怎麼辦呢?
這時我們可以先從「瞭解」短期與長期記憶開始,然後找出突破口,讓我們的教學可以使客戶「留下」記憶。
1.短期記憶:
我們常在看書時會發現一件事,就是有些書當你翻了一頁之後~就快要睡著了,然而有些則是會讓你~欲罷不能。
或許你會說這是教科書與故事書的差別,但想想我們若能使用這個技巧來「溝通」,那麼客戶的記憶是否能夠更深刻呢?
這裡要先說明短期記憶與工作記憶「之別」,因為很容易產生混淆:
「短期記憶」是指~短暫地「儲存」資訊,儲存內容很少,大約20-30秒,有個知名的法則為7+/-2。
「工作記憶」是指~記憶在大腦中「運作」歷程的模型,中央系統在接受視覺、聽覺和情節資訊後會儲存於長期記憶當中,當有需要時,再將相關資訊提出。
對於教練在「動作學習」的觀點來說,我們可以將工作記憶定義擴增為整合新的資訊與長期記憶來幫助「決心下達與動作執行」。
本書的觀點都是以工作記憶為探討方向,有關工作記憶詳細資訊,包括一個中央執行系統,以及三個附屬系統(語音環、視空圖畫簿、情節緩衝區),將於讀書會中較詳細說明教練如何運用在口令誘導方面。
還記得上ㄧ篇(第二章節)我們都在討論「注意力」的重要性,而它也就是我們記憶力的「守門員」,因為我們「無法」記住所有的事物,我們只會挑選最有「興趣」、「新奇」或「切身相關」的事物來記住。
所以下次記不起某些事物時,感謝老天爺讓我喘口氣,因為這些可能對我來說都是不重要地😂
但很弔詭的是,其實這些可能都是很重要,反而是一些「忘不了」的事,其實並不重要~只是自己沒有「放過」自己而已😭
然而對教練而言,這就是我們如何將想要「傳達/溝通」的資訊在客戶的大腦中佔有一席之地(最好還是在搖滾區),並且資訊量是足夠幫助他們進步,但又不會造成「分析癱瘓」,這實在是需要科學與藝術結合。
2.長期記憶:
前面我們提到「短期記憶」因為空間有限,所以只會針對新奇、有趣或重要事件來儲存,所以就像個「候機/車室」,然而當我們覺得這些資訊很重要,值得儲存起來時,就需要「存放空間」,這時候~「長期記憶」就出現啦!
而這也就是本篇文章開頭所說:我們可以從「過去」經驗獲得相關益處來處理「當下」問題。
在長期記憶當中,學者區分為兩種,分別為:
◎外顯式記憶:能夠有意識地想起過去某件事、人或地方等。
可再細分為:
▷「情節」記憶:個人在特定時間與場景的經驗。
▷「語義」記憶:例如一件事實或概念。
所以教練可以運用這兩個特點來「喚醒」客戶相關學習經驗,以幫助他們形塑長期記憶。
◎內隱式記憶:能用下意識來執行動作表現,例如閱讀、騎車等。
可再細分為:
▷「促發」記憶:因為先前有接觸過,所以可以很快地在面臨同樣狀況時,下達決心。例如選手為何要檢視對手的影片,因為可以「解讀/預判」他下個動作。
還記得很久以前的「賭神」嗎?但他是刻意摸自己的戒指來讓對手「研究」他時,誤以為他真的會有接下來的動作。
▷「程序」記憶:這是大腦皮層下與脊隨共同合作產生複雜動作技巧。
而這裡的神經鏈結也是教練在每次訓練時所要注意強調的地方,因為無論是跑步、切入或跳躍,每個動作都是在「無意識」狀況下運用神經系統。
或許我們會好奇,身體不是都在「有意識」狀況下來執行動作嗎?
的確是如此,但仔細想想,你會知道是哪條肌肉在收縮嗎?或是活動的範圍是幾度嗎?
簡單來說,外顯式就是我們「所知」的事,內隱式就是我們「要做」的事;以運動來說,外顯式就是「比賽規則」,內隱式則是參與比賽的技術。
讓我用個簡單例子來說明,當你口渴想要拿起一杯水來喝的這個動作~這當中就包含許多外顯與內隱記憶喔。
首先當你口渴時,要解決這個問題時,就會想到要拿「水」來喝,應該不會是「穩潔」吧😂~而這就是運用到「語義」記憶。
接下來,你可能會想到剛剛在桌上有放了一杯水~這就是「情節」記憶。
再來,你會運用到內隱式記憶來讓自己「拿起杯子」➛「倒入口中」➛「放回杯子」!
這些動作就是這麼地「完美無瑕」到只為了「達成」一個任務~「解渴」!
然而,你會在過程中計算手肘幾度、嘴巴張多大嗎?
除了~你不小心手滑或水潑出來,否則應該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吧!
其實,無論是早上起來下床或在球場上完成致命絕殺,都是依靠著外顯記憶(設定目標)與內隱記憶(身體動作模式)共同合作才能達成。
而教練就是要了解如何自己的「教學指導與口令誘導」如何正確地觸動客戶外顯記憶,並且能將動作模式深刻地「烙印」在客戶內隱記憶當中!
而這就需要瞭解記憶的「過程」~「編碼」、「鞏固」與「檢索」
如同本篇開始所提,要能夠記憶較多資訊,需要將資訊確實「整合」起來,而這就是需要「編輯」,就像電腦要與人「溝通」也是需要程式碼。
所以教練的口令誘導是否也能先「編輯」,因此讓客戶可以「直接」就消化了!
當客戶消化後,此時當然還「沒有」進入長期記憶當中,這時最好的方法當然是透過「練習」來讓動作「鞏固/刻蝕」到身體中。
可是別忘了前面所提到的,我們的記憶會被資訊「內容」所影響,而且「情感」越強就越容易被記住,或許當我們在設計口令誘導時可以參考一下喔!
最後則是「記憶檢索」,從名詞上或許可能不太容易瞭解,但就是「喚起」我們儲存的記憶。
試著想一下,有些歌是不是聽到第一句之後~你就會唱了!
但問題就是出在,有時候劇本好像都不是照著我們想的「演下去」😂
例如在動作記憶上,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喚醒正確的動作😭
而對於教練來說,當瞭解整個記憶過程時,因此是否可以在「編碼」時就正確地編輯好,因此當客戶無法正確地執行訓練動作時,你的口令就可以「喚醒」應該有的記憶囉!
例如以編輯「特殊性」來說:「有個人抬起鋼琴」這句話~在喚醒測驗時,「很重」會比「能彈奏出美妙音樂」還來得有效。
我想身為教練要將「口令誘導」視為「動作啟動者」。
例如,「用力往上跳,並在最高點搶到球」,會比「用力送髖」來的有效吧!
最後,我想「正面回饋」是件很重要的事,例如選手在衝刺時,髖部伸直不夠~與其給予「你髖送的不夠」之負面回饋,或許我們可以換著正面說法~「請專注在腳往下推」!
而這也是我覺得最困難的一部分,畢竟育兒過程中,看了許多書都有提到少對小孩說「不要」,例如不要做這個、不准做那個,甚或是用「污辱/貶抑/比較」方式,畢竟這感覺上是最快與有效。
但人是有劣根性地,當越說不要/准時,通常得到的結果就越是「唱反調」😢
而這也是我一直在學習的地方,無論是為人父母或師長!
祝福大家都有愉快週末,凡事都往正面思考喔!
——————————————————————————
我預計會開這本書的讀書會~每次以十人為限,共三小時,費用為八百元!
若您有興趣,請到臉書專頁私訊給我,以方便屆時通知您!
衷心感謝大家熱情的支持,目前已收到許多訊息,我會盡力將資料做好,不負大家的期待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