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耐力或體能訓練,最常想到的就是長距離跑步,但我們都知道這是建構最底層的基礎,若想要往上更進一步,那麼就要符合你的目標而定。例如之前也有分享過Boyle對體能訓練的想法(若有興趣,一樣請往前翻)。最近讀了Eric D’Agati的一篇文章,他提到有關耐力的定義與體能的10%原則,我覺得還不錯,因此與大家分享。他提到

 

『耐力』-A.K.A體能、心肺、做功能力或做功耐受力.......

 

但上述這些代表什麼意思???

如果有的話,我需要哪一個呢???

我如何最佳化鍛鍊呢???

 

雖然上述的專業術語可以互相更替,但重點都是我們挑戰自己身體『凍頭』的能力;所以說大部分身體的動態活動,除了一些長距離跑步或騎車...之外,都是會『不斷變化』與處於『非連續性』的狀態。我們通常都會執行短或中的最大力量輸出,然後接著完全休息或動態恢復。所以這樣反覆執行的『目標』就很簡單,如果可以的話,就要『維持』跟第一次同樣的輸出能力包括力量、爆發力、敏捷性、速度...—或是盡量減少衰退;而這就是你戰勝對手的主要因素。

 

上述這樣的能力,我們都會稱為『耐力』;這裡讓我們先來說文解字一下,“endure”是從拉丁字“induare”過來的,這個拉丁字的意思就是『更堅強/硬』(harden);韋氏字典將耐力定義:在困難或不幸的環境下仍堅毅不屈服,並且能夠維持相同狀態

 

讓我們再仔細看看所謂的『不屈服』,其實就有『心理』因素存在,Eric提到,他指導選手所謂體能,就是『自在地享受不舒服的感覺』。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身體還沒達到極限時,心裡就告訴我們自己放棄了。

 

Eric舉例,每次當很操的體能訓練結束後,他都會問選手,誰還能再給他多10%?這時候得到的回應通常都是滿臉質疑或是認為他瘋了。這時候他只能說個『善意謊言』,跟大家說他車廂裡有一百萬現金,誰若能再多給他20%,就能抱走。這時候,說時遲,那時快,大家馬上就能量滿滿。

 

想想看,你不是瞬間變成超人,你只是改變了『心態/想法』。

 

Eric認為所有體能訓練都應該要有兩項主要成分:

 

1.某種程度的競爭性。

2.有些高品質控制的變項。

 

而他認為能夠符合這兩個條件的訓練方法為『10%原則』。

 

下列為『10%原則』的執行方法:

 

用最大努力來執行各項體能訓練,但要記錄下來運動表現(例如距離多遠、完成的次數/組數...)。但體能訓練的選擇需要與你的專項運動類似。

 

規劃好『休息時間』,也就是做功與休息比可以從8111等等,但可以依據你的專項運動特性、目前的體能訓練課表階段或球季的前//後期來訂定。

 

反覆你的體能訓練,而且每次的表現都要在上次的10%之內Eric經過這麼多年的經驗累積,他發現10%真的是甜蜜點,所以當選手若無法維持在10%內的話:『訓練結束,回家休息』。

 

—Eric強調,目標並不是你可以做某件事多久,而是你可以做得『很好』多久。

 

下列為一些例子:

 

跑步訓練(距離可以根據你的專項運動或要參加的賽事)

 

在適當的熱身後,衝刺400公尺。

以較容易的算法來說,假設你以60秒完成(這是高中生短跑選手較佳的成績)

你可以休息2-8分鐘(一樣是根據你的專項運動或要參加的賽事)。

你下一趟的衝刺必須要在66秒(60×10%=6+60=66)之內,這樣才能繼續訓練。

持續訓練到你無法完成上一趟衝刺的110%(不是第一趟)。

 

 

雪橇車

 

這是根據距離,而非時間。男生在雪橇車上裝上與自己體重相同的重量,女生則為一半體重,並用高位把手來推。

記錄十秒內可以推多遠。

同樣地,假設第一趟可以推20碼的距離(較佳的高中生),那麼下一趟就應該在(18碼之內),以此類推。

 

快速臥推(Power Bench

 

你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訓練任何一個重訓動作,藉以鍛鍊局部肌耐力或做功能力。

基本上訓練20秒,然後休息90秒,同樣地次數不能少於10%,例如第一次為25下,那麼下一輪則為22下(請自行四捨五入)。

這可以放在週五訓練時或想要增加一些訓練趣味/衍伸性時。

 

個人在看過許多訓練方法後,都親身嘗試一下,例如Dan的每天只練一項或高強度的Tabata(前蹲舉-我只用了40公斤,每輪都盡量到達8下以上-真的很有......感覺)。而這次EricPower Bench這項,我改用雙壺(18公斤-1RM60%)軍事推舉代替,並用在每週的減量日,發現效果真的還不錯。每種訓練法都有其效果,但身為教練最重要的就是親身體驗過,這時候就會知道當中奧妙了。

 

上週很開心能夠幫Dr.Mark翻譯一天的RTS課程,這次他也提出一點讓我相當認同,很多時候我們所得到的知識,是要經過自身驗證或體驗,否則你怎能/敢放入課表讓選手/客戶訓練呢?

 

剛好前幾天Brett也寫了一段話呼應了這個論點,如果你從來沒有將所學到的轉換為實際應用,那麼你讀了多少都不重要了。未經測試的知識就像在大霧中作戰一樣危險

 

Brett解釋,真正的『教育』是來自於研究、經/體驗和責任而來地。我們很容易因為想說獲得許多新知就認為自己已經變得更好,但在擔任教練或人生許多事上,這樣的新知是需要測試地。

 

所以我從多年前就很喜歡哈佛大學教授麥克桑德爾的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他讓我更懂得『思考』這件事,無論是在訓練或人生上,祝福大家都能多多思辨。

 

75540238_2433677753538797_4969024965287346176_n.jpg

 

Eric D’Agati即將於明年2020年3月7-8日來台講授「終極訓練系統」,詳情請洽http://optkinetics.com/index.php

74318861_2439592336280672_3749701187520167936_o.jpg

75450097_2439592322947340_2028341693295624192_o.jpg

 

https://youtu.be/4q2sUoIZQ3A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