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發文圖片.001.jpeg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速度是一切的王道!

 

現今棒球的世界裡~打者越來越難存活,因為動不動就是將近160公里的火球,還記得小時候看球的投手若能到140公里就很快,超過150公里就可以狂三振。

 

但在這三十年之間~投手的球速就像火箭一樣的狂飆,而打者就越來越容易出局(雖然打擊本來就是個失敗的遊戲,因為能夠到三成以上就是好打者)。

 

這幾天看了ESPN一位作者寫了一篇有關道奇打者在休季期間到Driveline接受打擊分析訓練的文章,覺得很不錯(我滿喜歡Driveline的一些概念,特別是數據化,而不是用感覺來......),我略微翻譯,與您分享。

 

他提到道奇隊很多打者在休季期間都到Driveline進行「加重棒課程」的訓練~為什麼呢?

 

因為當今投手的球速都是前所未有的快......所以打者們就很慘了~誠如Mookie Betts所說-“沒有人能夠體會”......除非你是打者!

 

也因此Mookie Betts加入Max Muncy, J.D Martinez, Gavin Lux等其他道奇隊友的Driveline「加重棒課程」訓練,來強化「揮棒速度」~以對抗日益加快的球速。

 

自從2008年開始,投手的四縫線速球、伸卡球和卡特球的球速都逐年增加,從91.2 mph到2022年的93 mph~正因如此,三振率是越來越高,然而打擊率卻越來越低。

 

打者平均打擊率從1999年的2成71到2022年已經掉到2成43~這是自從1968年(大聯盟將投手丘降低的前一年)以來的最低點;同時也是1900年以來的第四低。

 

三振率則是從2005年的16.4%,一路飆高到2021年的23.2%,這是完整球季的最高三振率。

 

Muncy指出問題出在~在投手方面有太多可以增加球速的方法與課程,但是打者......卻沒有😭

 

雖然目前很多打者都已經將高速投球機放入打擊訓練當中,而且這些機器還能模擬投手的球路,甚至有的打者還會到認知實驗室來訓練大腦可以做出更快的判斷。

 

但J.D Martinez認為Driveline的加重棒訓練課程可能是最重大的突破~他形容最近到Driveline的訓練是個讓他眼睛為之一亮的經驗。

 

每位打者在經過Driveline的生物力學檢測之後,就會使用該公司研發的三支特製球棒~其中兩支會比一般球棒重20%,增加的重量,一支會在棒頭,另一支則是平均分配;輕的球棒則是比一般球棒輕20%,而且每支都會加上Blast-Motion感應器來搜集資料。

 

打者通常都從拋打-正常揮打到火球練習,每個打擊練習一般都從較重到輕的球棒~重的球棒可以強化揮棒的大肌群;輕的球棒則是可以訓練快縮肌群。

 

Driveline的打擊總監說明,大聯盟打者在休季期間經過這個課程的訓練,「揮棒速度」通常都可以增加1.5-2 mph。

 

根據Driveline的研究資料顯示,當打者每增加1 mph的揮棒速度,就可以獲得0.72毫秒的反應時間。在562研究案例當中,當打者揮棒速度「增加」3-5mph,將可獲得2.46毫秒的反應時間。

 

想想看~100mph的火球通過本壘板所需時間為400毫秒,即使是增加一點點的反應時間,都會產生相當不同的結果。

 

Driveline打擊總監Stokey簡單指出~就是讓打者有多一點點的時間,畢竟當投手的球速越來越快時,「反應時間」對打者來說就「非常非常」的重要。

 

較長的反應時間也就意味著更高的擊球命中率,但這並不會「減少」爆發力,相對了,根據Driveline的數據顯示,揮棒速度每增加1 mph,擊球初速就會增加1.2 mph~換算成距離就會增加7英尺(最佳飛球狀況)。

 

J.D Martinez生涯最重要的轉戾點就是使用Craig Wallenbrock的擊球仰角策略~但在加重棒訓練剛開始時的揮棒速度只有70 mph出頭左右。

 

根據Driveline的數據顯示,大聯盟平均揮棒速度約為72.8mph,優秀的打者則是75-76mph左右~也因此J.D Martinez的很多全壘打球就成為二壘打(他去年為16發全壘打,是2013年以來最低點)。

 

也因此J.D Martinez更想要知道,當他揮棒速度加快後,今年的成績會如何呢?

 

在過去十年間,因為高速攝影機和雷達技術等,讓投手可以知道如何強化轉速、球速和形塑變化球等。

 

但是對打者而言就比較少了~所以也形成了打者落後投手好幾年,大約3~5年前,很多人在爭論速度對投手的影響,目前也是同樣的狀況,很多人會爭論「揮棒速度」是否對打者很重要,但不管如何,將棒子揮快一點總是件好事。

 

以Muncy來說,剛開始這個訓練課程時的揮棒速度為70 mph左右,到最後課程結束時則到了77 mph。

 

畢竟投手可以用盡全力來丟球,但打者卻很難用盡全力~這也是我們會用藥球來訓練爆發力,畢竟任何器材若無法脫離手,我們身體的自然反應就會「有煞車機制」。

 

Muncy說明有90%的打者當用盡全力時揮棒,反而會讓揮棒速度減緩,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肌肉緊繃或僵硬~所以Muncy認為這個加重棒課程的另一個優點就是讓他可以用較輕鬆的方式來全力揮棒。

 

但另一位Chris Taylor雖然也到Driveline訓練,但他卻會「避開」加重棒課程~因為他更在意自己揮棒的力學機制,特別是能夠應付四縫線速球的揮棒區域。

 

雖然他對加重棒課程也感興趣,但他同時也擔心會影響到他的揮棒機制。

 

所以Taylor也認同加重棒課程應該確實有價值之處,但他認為可以有更好的均衡點。

 

Betts也希望這樣的訓練可以讓打者更能夠應付日益增加的球速,但他依然懷疑這能夠改變多少~所以他在Driveline最大的收穫就是需要增加更多的「力量」,所以他在春訓報到前就已經增加了「8磅」的肌肉。

 

但誠如Betts所說~我們對打擊真的要降低一點點標準,這實在太難了,因為你要面對的是100 mph的球,而且是用一根圓形的球棒來打一顆圓形的球,最重要還是要非常精準地擊中。

 

祝福WBC經典賽~中華隊能夠順利奪冠,雖然在台灣只有「贏球」才是國球,但若能以不同角度來欣賞比賽的美好,這對球迷都是很棒的事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