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介紹過棒球員在休季期間阻力訓練重點後,今天介紹開季前的阻力訓練注意事項(以高中為主)~
A.目標:
這個階段是要將球員準備好來面對賽季,因此重點應在「專項運動」與「特定位置」的需求,讓球員能夠將休季時所強化的身體力量能夠「轉移」到球場上所需的爆發力和漫長賽季的體力。
也因為球員需要「更多」時間與體力來訓練專項運動的技巧,因此在重訓室的強度與量就應該減少,避免造成過度訓練的傷害。
B.訓練週期長度與架構:
以美國高中為例,賽季通常為二月底或三月初開始,總比賽場數約為20-25場,其季前訓練時間通常為四週~從一月中到二月中。
這四週可分為一個小週期~低、中、高與減量,可參考圖示範例(若是每週訓練四次可分為上肢與下肢各兩次;若為三次,則全身、上肢與下肢各一次)。
因為棒球場上的許多動作(例如打擊、投擲與跑壘)都是「多面向」,而且許多受傷都發生在「煞車」和「改變方向」,因此這個階段應專注在建構多面向的力量與爆發力,以及強化煞車和控制改變方向的能力。
C.建議訓練動作及注意事項:
◼︎全身性訓練動作:
可以持續訓練Power Clean~若休季期間有訓練,並且技巧成熟度良好(Power Clean及相關衍伸式的探討可參考系列七)。
若無法執行Power Clean,可以做六角槓鈴跳躍或藥球相關訓練。
若在休季期間有訓練軍事推舉(坐姿或站姿),此階段可進階至「借力推」~(當然過頭推也有探討,可參考系列七)。
在強化旋轉面爆發力方面,除了藥球之外,尚可加入landmine row to rotational press和rotational battle rope slam。
◼︎下半身訓練動作:
可分為每週一次強度較高的背蹲舉和另一次強度較低的踏階或單腳深蹲;以髖鉸鏈模式而言,則是強度較高的羅馬尼亞硬舉搭配單腳橋式或臀推。
◼︎上半身訓練動作:
建議每個推系列搭配兩個拉系列~例如單手啞鈴划船、滑輪下拉或引體向上等。
另外每週一次強度較高的槓鈴臥推,可搭配另一次強度較低的啞鈴臥推或相關衍伸式。
◼︎核心訓練動作:
為建構具爆發力的核心力量,會加入藥球相關訓練動作,關鍵在於用較輕(約2-4 Kg)藥球以確保動作技巧正確,以及能夠展現出「速度」。
可分為非投擲與投擲動作:
非投擲~Wood chop, diagonal wood chop or seated twist.
投擲~Twisting wood chop throw, diagonal wood chop throw or side toss.
D.強度注意事項:
因為隨著專項運動的訓練量增加,這個階段的阻力訓練的強度、頻率與總量應該「減少」,以避免身體產生過度負荷,造成太大壓力。
因此可注意到三件事~訓練持續性、教練與選手的溝通與身體狀況監控。
在訓練「持續性」方面~若沒有給予肌肉持續性的刺激,那麼就不會持續產生相關的「適應性」,這是無庸置疑的部分,但有些選手會不想持續阻力訓練,這時就有賴教練與選手之間的「良好溝通」,也因此需要「監控」身體即時反應(我個人覺得VBT還不錯),以隨時調整訓練的頻率或強度等等。
最後~這個階段重點都是以球員的特定位置「需求」為主,並將阻力訓練成果順利地「轉移」到競技場上!
祝福每位球員都能追逐與實踐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