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量測,就只是猜測~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特別是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若一切「憑感覺」,那可能留給人-別人都上外太空,而我們還在殺豬公的感覺🤣
特別是在前幾章節分享「每個守備位置」都需要分析後給予客製化的訓練課表,那麼如何針對「每個人」的狀況給予不同的訓練強度、百分比或總訓練量也是相當重要。
系列文章,請參考~
只是無論是高中、大學或職業棒球隊的肌力與體能教練,一直以來對於測驗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見~例如測驗項目為何、哪個測驗最重要甚或何時測驗等等。
例如以力量測驗的背蹲舉為例,請問是否需要測到1RM?
NSCA建議若是初學者或一年「以下」的阻力訓練經驗者~最好用「次最大」重量來測驗。
相對地,若有較佳的阻力訓練經驗(一年以上),並且教練在考量技巧或安全性後,可以嘗試1RM的測驗。
至於測驗的信度或效度、順序或休息時間等等,請參閱NSCA的肌力與體能訓練全書,會有較詳細的說明,這裡就不贅述了。
在此分享的是針對「棒球員」的肌力、爆發力、速度與敏捷度測驗項目~或許每個人都會有不同意見或想法,雖然NSCA指出這些測驗是經過實驗可以強化棒球運動表現,但想想棒球場上的科學家Trevor Bauer或許可以讓我們有「不同的思維」。
在「肌力測驗」方面有~
背蹲舉、臥推、單手啞鈴划船與握力。
還記得前幾篇有寫過作者針對臥推的看法~因為臥推是「躺著的姿勢」,並不見得能夠「有效地」轉移到「站姿」的投球或打擊啊。
就像一句古老的諺語~唯一會「躺著」的運動員就是「差勁」的摔角手或美式足球員。
但我也覺得奇怪,既然如此,那NSCA為何還要將臥推「納入」測驗項目呢?
另外還記得軍神(呂小軍)曾說過他不太做臥推,因為會影響他的肩關節活動度。
個人淺見~因為棒球有許多過頭的動作,那為何不將「過頭推」納入呢?
在此想請問大家的意見和看法為何?
爆發力測驗有~
1.垂直跳-這應該是所有的爆發力會測驗的項目。
2.側向跳-額狀面(因為與投球或打擊的動作相似),研究指出大學社區棒球隊有較佳的橫向爆發力會有較佳的球速,但在NCAA 1級球隊則沒有。
3.藥球-過頭投擲,有研究指出NCAA 1級球隊投手的直球球速與此有正向關係。
4.藥球-側邊投擲,有研究指出大學和高中打者的揮棒速度與此有正向關係。
5.槓鈴爆發上膊-這通常會用在高中或一些大學的訓練課程中,但是「職業球隊不會」選擇這個測驗項目,因為有可能會傷及手腕、手肘或肩膀,而且職業球隊通常沒有足夠時間來教導安全與正確的技巧。
速度:
10-30-60碼衝刺~
這項測驗可以測出起跑、加速與最大速度值;有些球隊只有測驗10碼衝刺來評估起跑與加速能力,因為過長的距離有可能會造成膕繩肌受傷的風險,因此大部分肌力與體能教練不會測驗超過10碼的距離。
有些球探會用60碼測驗來評估具有潛力的球員,因為這距離大約為1壘至3壘或2壘回到本壘的距離,所有通常需要在7秒以下。
敏捷度:
5-10-5碼~
這項測驗的目的為橫向移動與改變方向的能力,在攻擊時為跑壘速度,防守時則為快速的移動能力。
最後,這些測驗的項目或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認同,但我想最重要還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與「為什麼」要這樣做。
雖然很多測驗都被證明能夠「增進」棒球場上的運動表現,但很難有研究指出哪一項是「最重要」~畢竟從高中到大學或甚至職業球隊所要考量的事項實在太多與不同,例如身體與心理的成熟度、何種層級或專項技巧等等。
換句話說,若你在上述這些測驗項目都得到相當高分,並不能夠「保證」一定能夠在棒球場上發光發熱喔,因為這只是成功的「一部分」而已!
但這也並不是說就不需要測驗了,因為測驗可以讓自己「比較」是否有所進步、需要強化的部分,甚至是可用在復健上喔。
最後,祝福您都能心想事成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