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跪姿壺鈴風車(Half-Kneeing Windmill)
影片請至臉書My way of life觀看喔!
繼之前分享壺鈴Arm bar來訓練肩膀「穩定度與活動度」之後,有朋友問說「風車式」是不是也屬於訓練肩膀穩定度?
我想是的,但在這之前,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我會將它歸類於「髖鉸鏈」模式中。
或許你會問為什麼?
髖鉸鏈是這些年來訓練中大家非常重視的動作模式~但通常都在「矢狀面」,沒錯,因為可以讓你不斷將重量加上,所以可以變得很強壯。
但請別忘了「額狀面」,也就是當你在做風車時,若沒有注意到先將臀部「繃緊」,然後再「側推」的話,那麼你就會變成「側彎」😭
所以當你「站立」時可以將「未持壺鈴的手碰到地面」,請注意到是用「髖關節」還是「脊椎側彎」?
別忘了,當著重在「肩關節穩定度訓練」時,「下半身」也要處於相當「穩定」的狀態喔!
還記得前幾天有分享建構「過頭推」更佳的力量~從腳開始!
所以今天來介紹風車的入門方式~高跪姿風車—讓你不只可以得到「過頭」的穩定度訓練喔
有幾個地方可以注意喔:
1.特別是針對初學者,膝蓋著地的「後腳」可以「平貼」於牆壁,這讓後腳的臀部與膕繩肌可以保持更佳張力,以讓骨盆維持更好的控制能力。另外「前腳」則是用力往地面踩。
2.壺鈴的重量不需要太重~可以從8-12公斤開始練習;甚至可以「徒手」來做,因為必須先專注在精準的動作練習。
3.當身體要「往下之前」,必須要將「重心」轉移到「前側的髖部」,但通常會發生「骨盆前傾」的現象,因此需特別注意。
4.身體開始往下時,請提醒自己「兩隻手同時向上與向下延伸」,以保持張力。常見的錯誤為前腳左右晃動或前後移動,所以當正確執行時,你會感受到大腿內收肌群在跟你Say hello喔!
5.通常我都會建議「手掌碰到地面」即可,但我在影片中有示範「前臂」碰到地面,這必須要循序漸進喔,特別注意「軀幹控制能力」。
通常我都會建議每組6-8下,共2-4組(單邊)。
祝福您有個健康的肩膀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期課程資訊:
✯2020年6月21日0900-1700- Clubbell Strength(台北第二場)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5WvAH62SYWkNADymoXzIOaCxdxBFUJsFJ3BFxKFe16UY2IA/viewform
2020年7月4日- TACFIT(台北場)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Wfls86-rYBOTazYW0F7INp4ki4QDQDVauxAIYMuXEGeYQA/viewform
2020年7月5日--The language of coaching讀書會
https://forms.gle/Rc2TJ8qbRrtGRsCD9
2020年7月11日- Clubbell Strength(高雄場)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6x4dK25dPF62wzS9tKDRaf4LEKuuFn9x0HpYZ8_DsMPoLsg/viewform
2020年7月12日- TACFIT(高雄場)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pIp3pQQq_xeRCjgW7s7_hOk3YmiZ7cOl4vXwIrhTQdevejg/viewform
✯2020年7月17-20日-NCSF CPT
http://optkinetics.com/dl/NCSF51-4_compressed.pdf
✯2020年7月25-26日(PPSC)回娘家優惠專案-半價
http://optkinetics.com/detaillevel.php?id=17
✯2020年9月19-20日硬式壺鈴認證課程(台灣運動保健協會)
http://tatha.org/inscc2.php?ic=2&ic2=136
翻譯課程:
✯2020年9月5-6日-The Training-Performance Puzzle Workshop.(Dr.Tim Gabbett)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協會
http://www.tats.org.tw/news/6799
✯2020年9月11-13日-P3運動表現教練國際認證研習(Geoff Neupert and Courtney Neupert)
http://optkinetics.com/ins.php?ic=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