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檢視你的課表需要哪些訓練動作?

滿滿的器材~哪個最適合你?

如何檢視你的課表需要哪些訓練動作?

這個棒鈴動作適合你嗎?

如何檢視你的課表需要哪些訓練動作?

你有68公斤的壺鈴嗎?

在這多年教學經驗後,我想能夠成為「自己」的教練才是最終目標~但在一開始時該如何才能設計出一張符合自己的訓練課表呢?畢竟選擇合適的訓練動作,看似很簡單......就幾個大肌群的人體基礎動作模式,但仔細想想好像也不只有這樣。

 

在十幾年前閱讀過Eric Cressey的High Performance Hand Book這本書,當中有提到幾個「原理原則」可以來評估自己的訓練課表需要哪些動作?

 

1.這個動作是否可以適量地增加負荷,或是可以用較少的負荷仍然可以達到訓練成效?

 

請你先想一下側棒拉(Side Bridge Row)這個動作~假如你想增加肌肉量,那麼這個動作應該不適合,因為它很難將負荷加上。

 

但如果他肩胛骨或胸椎,包含核心,需要更多的穩定度訓練時,那麼側棒拉或許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不用那麼大的負荷就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

 

2.這個動作的效果能否轉移到日常生活或專項運動。

 

以最簡單的硬舉(慢速)或盪壺(快速)來說,因為它可以讓你擁有強大髖部,所以無論是要拿起心愛的包包或是增加跑步速度,這都是相當有效益。

 

但若是在「不穩定」的表面上來做些看似「新穎」的動作.......那麼你就要想想看了,它真的能夠將訓練效果轉移嗎?

 

千萬要記住,「時間」是考量訓練課表最重要的因素。

 

3.這個動作你能夠做嗎?

 

舉例來說,你若是膝蓋不舒服,請問還要強迫自己做深蹲嗎?

 

當然,若是工具箱內只有一把錘子,那麼你看到什麼都會像是釘子,只能用力捶🤣

 

同樣要訓練下肢,當膝蓋不舒服,難道就只能訓練深蹲了嗎?千萬不要No Pain No Gain了。

 

或許你可以換個訓練概念~等長收縮,這樣你就可以設計出符合當下的狀況喔。

 

4.這個動作有相對應的器材嗎?

 

我們常看到一些通用課表......,例如要你用安全槓或推雪橇車,是的,這些都是很好的訓練工具,但如果你就是沒有呢?或者一般的健身房也不會有超過28公斤以上的壺鈴,

 

那這時候你該怎麼辦?換一間或是乾脆自己買(小孩才做選擇,大人通通要嗎🤣

 

能夠隨著環境作出相對應變化的生物才能夠存活下來啊......例如,真正頂級的廚師,他到世界各地會帶著食材到處跑嗎?他們通常都是到了當地,看有什麼就可以推出不一樣的變化。

 

5.這個動作適合現在的你嗎?

 

假設你可能連蹲下來都有困難,例如步距需要很寬、腳尖要很外八,甚至腳跟都要提起,那這時候你選擇了一個槓鈴背蹲舉可能就太早了......

 

但如果你已經可以做出奧林匹克舉重的動作,這時若還要你做輕負荷的壺鈴高腳杯深蹲,或許也不太合適。

 

因此最重要就是瞭解自己的狀況,而不是看到最近大家都在練什麼,就跟著一起練...

 

6.這個動作能夠增加好的或是減少壞的緊繃感嗎?

 

我們都知道一個好的身體基礎動作模式就是活動度和穩定度的結合,這和「柔軟度」是截然不同的,因為你不只需要有很好的活動度而已,而且還需要能夠在這活動度範圍下有很好的穩定度(力量)。

 

也就是這個動作能夠幫助你保持張力,但卻又不會影響你的身體做出流暢的動作。

 

7.這個動作是你喜歡或討厭的?

 

我想這是最重要的......,舉例來說,假如你有三桶水,A桶九分滿、B桶五分滿、C桶三分滿,這時你若有水,會先加哪一桶?

 

我知道你一定會說先將水加入C桶,嗯,很好,這是你清醒的時候,但當你走入訓練的世界,我坦白告訴你,身體是誠實地,你還是會選擇A桶。

 

這是根據我多年來不科學的調查,來參加過壺鈴或棒鈴課程的夥伴,回去之後很多還是回到槓鈴背蹲舉或臥推......😭

但還是很感謝這些年來每梯次都有那麼多夥伴的支持,愛你們喔🥰

 

所以每次在選擇訓練動作時,請先思考這是你「想要」還是「需要」的呢?

 

最後~沒有最好的訓練動作,只有最「適合」你的......強摘的果實通常都不會甜🤣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ach Ronnie 的頭像
    Coach Ronnie

    My way of life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