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known.png

Unknown.jpeg

不要讓「腳踝」活動度影響了你最喜歡的「下肢」訓練

 

無論是重訓室的深蹲或硬舉,抑或體能/爆發力/敏捷度的訓練,這些都是課表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當「確實」執行時,可以讓你達到所設定的目標。

 

這些動作模式透過膕繩肌、股四頭肌、內收肌群和臀大肌群來建構你的肌力與爆發力。

 

但這些下肢訓練有個共通點-就是需要有非常好的「腳踝」活動度與穩定度。

 

然而這也是下肢動力鍊中可能常被忽略的部分,因為大家常談論的就是這些動作是「髖或膝主導」。

 

之前有分享過有關腳大拇趾的文章,今天我們再往上想想看:「腳踝」有沒有可能是讓你「上天堂/下地獄」的小螺絲喔。

 

還記得前些年Gary Cook Mike Boyle所談論到的Joint by Joint Approach中,腳踝所需要的就是「活動度」;如果它沒有的話,那麼不是足底就是膝蓋需要「代償/付出代價」了。

 

還記得Kobe在曼巴精神當中有談到,他本身在很多年前就注意到這件事,因為他觀察足球員的下肢需要承受更多的扭動,所以將籃球鞋設計從「高筒改為低筒」,但在當年(2008年)這是件很「前衛」的事,他本身還跑到Foot Locker鞋店向店員解釋Kobe四代的設計-因為店員不知道如何推銷😭

 

這幾天看著PPSC官網上有篇分享幾個幫助腳踝活動度的Drills

 

請記得DrillSkill是不同的喔,Drill是可以幫助你的Skill更好,例如在盪壺(Swing-這是Skill)若發生壺鈴通過雙腳時「太低」,此時您就可以將一個壺鈴放在雙腳中間,身體為避免打到「它」,所以就不會「彎腰」了-這個方法就是Drill喔。

 

但就像Dan常提到的,當你看到「細節」時,請不要忘記「藍圖/抬頭看一下」,否則當拘泥或侷限於「當下」時,可能會失去更多。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腳踝的活動度是否足夠,一個簡單與快速的方法就是-Knee to Wall Test.

 

這個方法很簡單,首先在牆邊貼個膠帶(大約離牆4吋左右),然後將放在膠帶上後,試著讓「膝蓋碰觸到牆壁」,但請記得不要讓「膝蓋內/外翻」或「腳跟提起」。

 

若你的膝蓋可以順利碰到牆壁,那麼應該擁有下肢訓練的腳踝活動度。

 

但,若沒有呢,有可能是骨骼、距腿或脛腓關節限制,以及比目魚肌、屈足拇長肌、屈指深肌或脛後肌群的軟組織所造成。

 

骨骼限制

 

另外也有可能是在關節腔或靠近足部和腳踝關節的「骨贅aka骨刺」造成腳踝背屈活動度限制。

 

唯一能確定是否為骨骼因素就是透過-X-Ray

 

若你經診斷後確認為某些骨骼因素造成腳踝背屈,請「停止」滾筒或按摩球按壓。

 

因為唯一解決之道就是-手術開刀」。

 

關節活動度受限

 

我們常見兩個關節活動度受限的區域為-「距下關節」和「脛腓關節」。脛腓關節就是脛骨與腓骨交接處。我們都知道,如果某個關節-例如腳踝-活動度不夠,那麼「麻煩就大了」。

 

但問題是,如果那個關節「不是」腳踝呢,例如脛腓關節呢?

 

很好,在距下關節的鄰近關節同樣需要有足夠的活動度,其中一個就是脛腓關節。雖然這是很「微小」的部分,但如果這裡有所限制,那麼當執行Knee to Wall Test時,可能會有「刺痛感」或增加前腳踝的壓力

 

在執行背屈時,脛骨需要微微地內旋來讓距骨清除脛骨遠端區域。

 

如果-脛骨無法微微地內旋,那麼距骨就會佔據脛骨遠端區域進而造成關節活動度限制

 

當你在執行Knee to Wall Test時,會有刺痛感或腳踝前側深感壓力,那麼就有可能是關節活動度受限的徵兆

 

因此下列有幾個方法來幫助你「改善」腳踝活動度。

 

可以參考原文當中的影片示範,這樣您會更清楚,但我會幫您翻譯各個動作之「要點」喔。

https://drjohnrusin.com/10-exercises-to-instantly-improve-ankle-mobility/?utm_source=WooCommerce&utm_campaign=900055685d-EMAIL_CAMPAIGN_2020_02_17_02_39&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abc722f1bb-900055685d-518386841&mc_cid=900055685d&mc_eid=ae3c47ea07

 

Banded Ankle Mobilization

 

將彈力帶扣住腳踝,但須與腳踝內外側平行。

彈力帶需有一定的張力。

將膝蓋往前,但腳跟不離開地面。

執行8-10下,每下停留2-3秒。

 

Self-Ankle Mobilization

將右手虎口置於右腳踝前方,左手扣住右手。

當你的脛骨往前時,請由前往後推。

執行8-10下,每下停留2-3秒。

 

Self Tibial Internal Rotation (IR) Mobilization

將雙手扣住脛骨上緣。

用適度的力量壓住。

將脛骨內旋往前。

不要讓膝蓋內翻或有疼痛時也不要執行。

執行8-10下。

 

接著就是-再次測驗Knee to Wall Test

 

如果你的活動度與測驗前相比,已經有改善的話,那麼表示走在正確的路上。

 

軟組織太緊繃(硬)

 

Knee to Wall Test,如果你感覺到小腿後側/阿基里斯腱緊繃,而導致無法碰到牆壁時,那麼有可能是小腿後側「軟組織過於緊繃」。有許多肌群會限制住腳踝背屈,例如比目魚肌、屈足拇長肌、屈指深肌或脛後肌群。

 

但這裡沒有提到「腓腸肌」是因為它只有在「膝蓋伸直」狀況下會限制背屈。上述的四條肌群會限制住背屈-是在「膝蓋屈曲」的狀況下。

 

可以使用影片中John Rusin所示範的SMR手法或用按摩球來增加腳踝活動度。

 

如果你根據以上的方法有所進步,但沒有達到“4英寸,我個人覺得因為每個人的構造都不同,所以不見得要用這個「固定」的數字。

 

若以「長遠」的角度來看有所顧慮的話,或許還是請專業的從業人員來處理會比較好。

 

但這並不代表-您就「不能」訓練啦,畢竟我們是教練,所以「訓練」才是「本業」,剩下的就交給其他專業人員來解決。

 

我很喜歡John Rusin所說,他當初會決定回學校繼續完成-物理治療博士學位,並不是因為想要當物理治療師,而是想要將學校所學運用到-訓練

 

所以呢,我們若想訓練下肢「深蹲動作模式」-在腳踝活動度仍然受限的狀態下,或許可以試試看「衍伸式-例如Box SquatsGoblet Box Squats;或是「髖鉸鏈動作模式」-Trap Bar Deadlift, Sumo DeadliftRack Pulls。我不是很喜歡用「退階」這個詞,因為這樣或許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有「無痛訓練」喔!

arrow
arrow

    Coach R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